發布:2021-12-03 15:21: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縮句和擴句,是小學學習甚至到初中學習中,經常會遇到的一項語文基本功考察題目。很多時候,就連老師也要對著標準答案來進行爭論。語言是一門應用型知識,普遍教學應以能達到應用水平為要;而其中的語法,則具有學術性,要講究,但要針對不同情況來講究。
在實際教學中,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應以應用為學習目的。杜絕語法知識教學,但三四年級以后,課文學習無形中已加入了許多的語法知識,各種句型,各類題型,今天先帶小朋友們了解一下縮句和擴句改造的基本準則。
縮句
縮句,就是把“枝繁葉茂”的長句子,縮短為只留“主干”(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成分的短句子的過程。去掉句子中的附加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關鍵還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要意思。
縮句技巧
1、誰是什么。什么是什么。
2、誰干什么。什么干什么。
3、誰怎么樣。什么怎么樣。
縮句的一般方法
1、讀懂句子的主要意思,分清哪些詞語是句子的“主干”,哪些 詞語? 是句子的“枝葉”;縮句時保留“主干”,刪去“枝葉”。如 :繁花似錦的焰火在夜空中構成了一幅美妙的圖案。
2、注意分析與句子意思關系密切的重點詞。有些詞語雖然是“枝葉”,但它在句子中起主干作用,是表達句意的重點詞,在縮句時不能刪去。若? 刪去,句子意思就會改變。如:住在長江兩岸的人們都愛吃鮮美的鱸魚。
3、縮句后要看句意是否符合原意,是否還有可以再刪去的詞語。
練習:
縮寫下面的句子
(1)報春的大雁成行成隊地飛過江北、江南的山川和田野。
(2)笨得可愛的小熊貓差點兒掉下深深的水潭里。
(3)①聽了這件事,他高興地跳起來。②聽了這件事,他高興得跳起來。
(4)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氣勢洶洶地來捉拿“齊天大圣”孫悟 空。
(5)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
(6)夏日里,老人們喜歡到湖邊的樹陰下去釣魚。
(7)英勇的紅軍冒著蒙蒙的細雨和踩著泥濘的道路前進。
(8)勇敢的刑警把狡猾的罪犯抓住了。
(9)海里的泥沙被澎湃的波濤卷到岸邊。
縮句的其他方法
1、按照漢語語法,“的”“地”“得”用法的一般句式如下:
a、( )的+名詞。縮句時,將名詞前的“( )的”去掉
如:辛勤的蜜蜂采蜜。去掉“辛勤的”,則縮成:蜜蜂采蜜。
b、( )地+動詞。縮句時,將動詞前的“( )地”去掉
如:老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去掉“繪聲繪色地”,則縮成:老師講故事。
c、 動詞+得( )。縮句時,將動詞后的“得( )”去掉
如:爺爺笑得合不攏嘴。去掉“得合不攏嘴”,則縮成:爺爺笑。
(注:以上說法只是大致而言,并不代表全部;代詞前面也用“的”。) 如:清晨的陽光柔和地撫摸著一望無際的土地。縮句時,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無際的”,剩下的主干是“陽光撫摸著土地。”
2、根據“自問”及句式如下:
a、( ? )的+事物+〔 〕地+動詞+( )的+事物
〔誰干什么 或 誰是什么〕
練習:縮寫句子
(1)趙剛的爸爸是我們縣里的勞動能手。
(2)他那慈祥的目光久久地注視著鍋爐和剛上吊的木 箱。
(3)九歲的學徒凡卡在桌子前傷心地給爺爺寫信。
b、( )的+事物+〔 ? 〕地+動詞
〔 誰 怎 么 樣 〕
練習:縮寫句子
(1)“天堂”里的鳥兒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
(2)鳥類的飛翔能力十分驚人。
(3)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獄中的革命者高興地哭 了。
c、事物+動詞(形容詞)+得+〈其它〉
〔 誰 怎 么 樣 〕
練習:縮寫句子
(1)小麗跑得很快。
(2)他走得很慢,像螞蟻一樣。
(3)新中國成立了,革命者激動地流出了眼淚。
(4)新中國成立了,革命者激動得流出了眼淚。
參考答案
(1)大雁飛過山川和田野。
(2)熊貓差點兒掉下水潭里。
(3)① 他跳起來。② 他高興。
(4)李天王和哪吒來捉拿孫悟空。
(5)蘆葦上好像蓋了白雪。
(6)老人們喜歡去釣魚。
(7)紅軍前進
(8)刑警把罪犯抓住了。
(9)泥沙被波濤卷到岸邊。
(1)爸爸是勞動能手。
(2)目光注視著鍋爐和木箱。
(3)凡卡寫信。
(1)鳥兒飛翔。
(2)能力驚人。
(3)革命者哭了。
(1)小麗跑。
(2)他走。
(3)革命者流出了眼淚。
(4)革命者激動。
擴? 句
擴句就是給句子的主干加上修飾或限制的成分,使句子更具體、生動。擴句與縮句相反。
擴句的一般方法
1、在句子的四個擴。“誰”之前擴,“怎么樣”之前擴、“什么”之前擴,“是怎 么 ?樣”之后擴。
句式如下:
①(擴)的+誰+〔擴〕地+干+(擴)的+什么(擴)的+誰+是+(擴)的+什么
②(擴)的+誰+〔擴〕地+怎么樣
③(擴)的+誰+干+得+〖擴〗
2、保留原有意思。
3、不能改變句子的結構。
4、內容力求豐富具體。具體來說,擴句時,一般在名詞前加上“…的”;在動詞前加上“…地”;在動詞后補上“得…”。
句式如下:
1、( )的+名詞+〔 〕地+動詞+()的+名詞
2、( )的+名詞+動詞+得
如:老師講故事。擴句時,在“老師”前加上“白發蒼蒼的”,在“講”之前加上“繪聲繪色地”,在“故事”前加上“雷鋒的”,最后擴句是“白發蒼蒼的老師繪聲繪色地講 雷鋒的故事。”
練習:擴寫句子(最少兩處)
(1)( ? ? ? ? ? ? ? ? )長城是( ? ? ? ? ? ? ? ? )奇跡。
(2)( ? ? ? ? ? ? ? ? )雨( ? ? ? ? ? ? ? ? ? ?)下。
(3)( ? ? ? ? ?)老師( ? ? ? ?)批改( ? ? ? ? ?)作業。
(4)形象銘刻心中。
(5)戰士們直撲陣地。
(6)列車通過大橋。
(7)駿馬奔馳。
(8)她笑著。
參考答案
1、(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建筑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
2、(豆子似的)雨(嘩啦啦地)下。
3、(白發蒼蒼的)老師(認真)批改(我們的)作業。
4、(小兵張嘎的)形象銘刻(在同學們的)心中。
5、戰士們(像猛虎一般)直撲(敵人的)陣地。
6、列車(快速地)通過(南京長江)大橋。
7、(一匹全身潔白的)駿馬(在草原上)奔馳。
8、(可愛的)她(高興地)笑著。
更多例題
1、“的”前修飾都刪去。
如“美麗的蝴蝶飛走了。"中“美麗的”是用來修飾“蝴蝶”的,因此“美麗的”可刪去。
這句話縮寫為“蝴蝶飛走了。”
2、“地”前限制要刪去。
如“人們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中,“都忍不住驚訝地”是用來限制“呼喊起來”的,它要刪去。
這句話就縮寫為“人們呼喊起來。”
3、“得"后補充說明也刪去。
如“小明著急得沒辦法。"中“沒辦法”
是對“著急”的程度進行補充說明的,它也要刪去。這句話縮寫為“小明著急。”
又如:屋子里熱得像蒸籠。“得”后面的都只是修辭前面這個“熱”的,所以這句話縮為:屋子里熱。
4、數量詞語要刪去。
如“羅丹雕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這個表示數量的詞語可刪去。
這句話縮寫為“羅丹雕塑了女像。”
5、表示方位的,特定的條件和環境詞組應該完整地去掉。
像“在……下”、"在……里” “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詞組作狀語時,都不能保留“在”字,應該同后面的狀語一起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們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應當縮成“我們游泳。"不能縮成“我們在游泳”。不能縮成“我們在游泳”。
又如:“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我們取得了進步。”
這句話中,“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是用來強調在怎樣的條件下“我們”才取得進步,可以刪掉。
應縮短成:我們取得了進步。
6、句子中的“不、無、沒有"等否定詞,縮句時要保留,否則有可能顛倒句子的原意。
如(1)我在屋里沒有找到那個裝書的包。
應該縮成:我沒有找到包。
(2)我不相信他那種騙人的鬼話。
應縮寫成:我不相信鬼話。
如果把“沒有"或“不”去掉,就變成“我找到包” “我相信鬼話",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徑庭,就大錯特錯了。
7、句子中謂語后面的“著、了、過股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會改變句子的句式、結構或語氣、情感。
(1)“了"字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舉世聞名的長城。
應縮寫成:大家登上了長城。
(2) “著”字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正在進行。
如:“同學們在教室里上著課”,如果縮成“同學們上課”,就沒說清楚是現在上課還是以前上課。
8、復指成分應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們應當遵守自己過去許下的諾言。”
應當縮成“我們遵守自己的諾言”。若縮成“我們遵守諾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9、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例如:“密密層層的枝葉把陽光擋住了”,應該縮成“枝葉把陽光擋住了",而不能縮成“枝葉擋住了"。
又如“奔騰的黃河水被攔河大壩攔住了”應該縮成“黃河水被大壩攔住了”,而不能縮成“黃河水攔住了”。
牛刀小試
1、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停在細細的電線上休息。
答案示例:燕子休息。
2、寬闊的錢塘江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
答案示例:錢塘江籠罩著霧。
3、活潑的小松鼠在松樹上蹦來跳去。
答案示例:松鼠蹦來跳去。
4、五壯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群眾和連隊的轉移任務。
答案示例:五壯士完成了任務。
5、夏天的天氣熱得像個蒸籠。
答案示例:天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