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2-03 15:36: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誰還記得小學語文課文里的《撈鐵!罚克纬瘯r候,有一回黃河發大水,沖斷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橋。黃河兩岸的四只大鐵牛是拴住浮橋用的,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泥里。如今這些鐵牛已經被打撈出土,被水淹了千年卻沒有任何腐蝕,依然栩栩如生。
在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對黃河上的蒲津橋作了加固和修建。在橋的兩岸鑄了鐵牛四尊,來維護河橋,鐵牛下有鐵柱入地三米。鐵牛旁各有一鐵人,鐵山四座,前后36根柱子。
時過境遷,這些鐵牛早已沉入黃河,被流水掩蓋千年。在1989年8月,永州市發現并出土了這四尊唐朝開元鐵牛。剛出土的鐵牛雖然個個都銹跡斑斑,但是整體保存完好,輪廓十分清晰。
這四尊鐵牛是我國目前發現的質量最重、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這四尊鐵牛最小的45噸,最大的72噸,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唐朝開元鐵牛不僅具有創造性的實用價值,而且代表了唐代雕塑高深的藝術境界,可謂萬金不換的國之魁寶。
如今這四尊鐵牛存放在蒲津渡遺址景區內,蒲津渡遺址位于山西省永濟市區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門外,有機會就去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