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2-04 04:32: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近日,小沈陽和賈玲等人參加了綜藝節目《青春環游記》。
在節目中,小沈陽直言:不敢碰小品了。從他痛苦無奈的面部表情來看,他說的話應該是發自肺腑,大概是真的受傷了。
小沈陽述說了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如果觀眾覺得不好的話,就會對他進行人身攻擊。
一向高情商的賈玲認為,觀眾對小沈陽的期待值是,“嗯?你為什么沒有那天晚上好笑?為什么?”
在座的幾個人也普遍認同小沈陽的起點是巨高的,因為起點太高,所以粉絲的期望值也是非常高的。一旦有一點不滿意,不理性的因素就會暴露出來。
小沈陽在2009年的春晚舞臺上憑借小品《不差錢》火遍了大江南北,該小品被評選為“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語言類節目一等獎。09年的小沈陽一夜爆紅、轟動一時。
小沈陽的起點可以說是非常高了,背靠央視這個大舞臺,成名之后,各種廣告紅利不斷。
可是之后,小沈陽再也達不到《不差錢》的巔峰了。
一夜成名,背后卻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不是誰的心態都能端得住一夜爆紅。
01
觀眾的期待值高,會讓演員形成極大的心理壓力。
之后的表演,只要輸出不了那么好笑的作品,就會被觀眾攻擊。
喜劇演員背負觀眾的期望,需要賣力地進行表演,需要用心地揣摩劇本,拼盡全力找到搞笑源,只要把觀眾逗樂了,作為喜劇演員的價值也就升華了,使命也就完成了。
可很多時候存在靈感被掏空的情況。
當靈感被掏空的時候,觀眾怎么看怎么不覺得搞笑。
可能是喜劇演員真的江郎才盡了,這時候,自身的實力和觀眾的期望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演員不住地自我懷疑:可能我永遠都無法突破巔峰時代了,我不敢再碰小品了。
其實這是一種悲劇:作為一個喜劇演員,竟然不敢去碰喜劇(小品)了。
觀眾太需要理智地看待一個喜劇演員了,人身攻擊不可取,會挫傷一個喜劇演員對于表演喜劇的熱情。
02
人在一夜爆紅之后很容易改變初衷、陷入迷茫。
小沈陽,1981年出生于遼寧省的一個小地方。
13歲的時候,小沈陽小學畢業進了武術學校,沒多久就因為家庭貧困交不起學費退學了。
之后,一直在藝術團從事二人轉的表演,2006年正式拜師趙本山,2009年,在中央電視臺春晚中與趙本山、畢福劍、丫蛋搭檔演出小品《不差錢》爆紅。
爆紅之后,參演了一系列電影和電視劇。小沈陽在綜藝節目中也自曝了剛紅的那會兒,一下子接了很多戲,經常是這個劇拍幾場,就要立馬跑到下一個片場,這樣來回地切換自己的腦子。這跟他的迷茫不無關系。
而且目前小沈陽是身兼多職:影視男演員、小品演員、歌手、導演、主持人。
他并沒有堅定地走小品一個方向,反而是成為多棲發展的一個全能藝人。
可事實是影視方面沒有太大波瀾,小品事業也是反響平平。
他的角色并沒有給觀眾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還是停留在當年的春晚上,所以不少人覺得小沈陽江郎才盡也是情有可原了。
03
不敢碰小品,或許與自身心態有很大關系。
小沈陽在今天曝的視頻中也是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自己不敢碰小品的心情。
是不敢,而不是不愿意。如果遇到好的角色,他更加會迫不及待去嘗試。
其實也從側面證明了,他對于小品還是熱愛的。
但是,不夠自信。
因為他只是對于過癮的角色才敢熱衷地去展現自己,對于沒有信心能夠打動觀眾的就不敢再嘗試了。
不過,展現的效果怎么樣,不只是需要一個過癮的角色或者劇本,更重要的還是實力。角色的助推和實力的發揮,結合起來才完美。
他能在春晚的舞臺萬眾矚目,說明還是有喜劇天賦的。
與其說他不敢去碰小品,不如說是不自信的心態影響了他的發揮。
但是,也不能為今天這樣的場景找借口。今天這樣,并不完全是由于起點高,粉絲的期待值高。
粉絲的期待值是個影響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
與其繼續抱著悲觀的態度,繼續述說起點太高超越不了,不如堅持初心。
結語:
一個喜劇演員不敢碰喜劇,著實是個悲劇,但是悲劇的背后,定是有多方面的因素,也不是誰都能經得起一夜爆紅。
聲明:本文為原創,侵權必究。另: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