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2-04 19:07: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提起小英雄賴寧,想必很多朋友對他都不會陌生,畢竟當年他的事跡是登上過教科書的,是我們一代人學習的榜樣。賴寧年僅十五歲,就成了積極救火的一個小英雄,當時在學校中不僅有他的畫像懸掛,而且老師們也會宣揚他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
不過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現象沒有?時隔多年之后,有關賴寧的事跡卻慢慢的淡化了,現在已經很少有年輕人知道賴寧的名字了,就連他當年的英勇事跡也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被移出了教科書,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難道英雄事跡也有過時一說嗎?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簡單,真相實在引人深思。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賴寧的光榮事跡,出生于四川石棉縣的賴寧從小就非常調皮搗蛋,但是他的三觀非常正,在黨的教育之下,賴寧從小就覺得集體的利益是高于個人的利益的,所以有時候為了集體的利益作出自我犧牲,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而這樣一個孩子自然成了父母眼中的驕傲。
由于賴寧生活的地方是火災高發地帶,所以在當地的學校從小就交給了孩子們如何救火以及應對火災的知識。而小時候的賴寧別看還是一個孩子,其實早已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參加過幾次救火的行動,這還是后來表揚信寄到家里來之后,他的父母才知曉自己的孩子做了好事。一九八八年三月的一天,賴寧完成自己的作業之后就下樓玩耍去了,結果就發現不遠處的山上起火了,此時他連忙和幾個小伙伴組成了救火的小分隊一起往山上趕去。
但是到了他們才發現,此時的火勢已經不小了,憑他們幾個孩子的力量完全制止不了,于是賴寧就讓幾個孩子去通知大人,而自己卻留下來繼續救火,聞訊而來的消防隊迅速趕到,很快就將火勢給控制住了,雖然最終成功的消滅了火災,但是賴寧卻永遠的留在了這場大火之中。所以后來賴寧的事跡就被各大電視臺以及媒體報道,甚至還進入了我們的教科書當中,一個小孩子為了集體的利益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他的這種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高度贊揚。
所以在當時很長一個時期,賴寧的事跡都廣為流傳。只不過幾年之后,國家出臺了有關未成年人的保護辦法之后,賴寧的名字就被移出了教科書。其實當時這么做也是出于對未成年人的一種保護,就是不想鼓勵孩子們去做一些自己能力之外的好事。有的時候做事情還是應該量力而行,一旦事情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圍,該放棄的時候還是應該學會放棄。所以賴寧的名字被移出教科書一事,實在是值得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