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2021-12-05 07:43: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大家好,這里是“第一心理”課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焦慮癥。我們知道,當下最多發(fā)的心理疾病就是焦慮癥和抑郁癥。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抑郁癥已經被廣泛的認知和重視了,而焦慮癥作為一個和抑郁癥相同高發(fā)的心理疾病,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實際上,很多時候,焦慮癥是普遍存在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群,即使患有焦慮癥也無法治療,因為焦慮癥患者很多思維習慣已經不同于常人了。
要知道罹患焦慮癥的人群普遍會間歇性出現怪異的思想,并且這種狀態(tài)自己無法控制。在心理醫(yī)生對病人進行診斷的時候,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焦慮性測試,通過這個測試,心理醫(yī)生大體可以掌握到來訪者的癥狀和發(fā)生原委。
這些患者的很多不同于心理健康者的思維,不是客觀而真實的體現,而往往是帶有自己臆斷和揣測性的,所以當他們的想法被別人知道的時候,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甚至感覺不可思議。
但是于他們而言,這些想法卻是他們焦慮情緒的來源。我們可以看一些總結性的、困擾他們、引起他們焦慮的事件和例子:他們會對一些在正常人眼中雞毛蒜皮的事情過分的執(zhí)著。
比如,總是糾結于你吃飯時候的某個咀嚼的動作,因為引起了他的不適,或者是對一些普羅性的事物過度的害怕,總是害怕公共場合中的病菌和各種臟東西等,嚴重者還會擔心自己突然失控,做出一些有違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要知道,這些對于正常人而言是再平常不過的,但是對于他們而言,是可以引起他們神經敏感的觸爆點。那么,焦慮癥患者和普通人的最大區(qū)別是什么呢?
這里的生理結構主要是指人的大腦,以及大腦中的各種化學物質的改變。我們大腦中的很多物質本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而當焦慮發(fā)生的時候,大腦神經遞質就會隨著發(fā)生改變。
這種物質是大腦傳輸思覺的路徑,我們在不同環(huán)境中能夠做出不同而合宜的情緒反應,正是因為它的作用。而你的焦慮情緒能夠改變這種平衡狀態(tài),時間久了,它也會反作用于你的情緒,形成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讓人沉湎于一種怪異而獨特的腦回路思考方式,更可怕的是人們還不能廣泛而迅速的認知這種變化的存在。
認知心理學觀點認為,人的感覺和情感也是需要學習和記憶的。當我們在某種情況下對某種事物進行情緒反應和身體反應的時候,這種反應狀態(tài)會讓我們的大腦產生記憶,漸漸的這種記憶成為一種模式和慣性。同理,我們的很多因為焦慮而產生的情感和情緒也會被記憶傳遞下來。
這個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不論是焦慮癥還是抑郁癥,我們必須制止這種慣性的行為,而首要就是找到那些引起你焦慮和抑郁的根源,雖然這些根源也許如同過敏原一樣多而復雜。
總之,只要能減少這些負面的情況就是進步。我們可以尋求身邊的幫助,告誡他們在自己做出奇怪行為和想法的時候,能夠及時的提醒自己。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從心理層面不斷提醒自己,這個焦慮想法是沒有實際價值的,因為你身邊的人和事不會因為你的作為而轉移。不要害怕這種想法,總要想辦法克服它。
還有一個奏效的方法就是,把這些負面的東西找一張紙寫下來,然后用箱子封存,永遠的。切記,無論是單純性的焦慮還是心理疾病引發(fā)的焦慮和抑郁癥都是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完全恢復的。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煩惱居士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