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2021-12-06 02:58: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時間轉眼已是8月下旬,印度官方給出的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shù)已經超過了300萬例,死亡人數(shù)以每日1000例遞增。然而,印度政府官員仍宣稱,印度應對疫情的方案是全世界最成功的。
8月22日,印度衛(wèi)生部長哈什·瓦爾丹(Harsh Vardhan)在新德里郊區(qū)為一所新落成、僅有10張床位的急救醫(yī)院剪彩時表示:“某些人曾經估算,到8月,印度的確診人數(shù)將會達到3億,死亡人數(shù)將會超過500萬。還說我們的醫(yī)療體系沒有能力應對這樣的疫情。”但是“我很高興地告訴你們,8個月來,我們遠沒有達到他們估計的感染人數(shù)。而且,印度患者的康復率約為75%,大概是世界上最高的;死亡率只有1.87%,是全世界最低的。這簡直是一件壯舉。”
印度街頭防疫宣傳壁畫
實際上,根據印度媒體《今日印度》最新公布的8月份民意調查顯示,48%的受訪者認為莫迪總理的抗疫表現(xiàn)是“出色的”(Outstanding),另外29%的人認為“好”(Good),滿意度達到了77%。而莫迪本人及其內閣在包括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的總體支持率分別為78%(莫迪)和72%(內閣),相比于去年大選時印人黨執(zhí)政聯(lián)盟大約60%的得票率,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
300萬還是3.5億?
不過,盡管印度政府一再用康復率高、死亡率低這樣的數(shù)字鼓舞民眾士氣,但印度官方給出的這些數(shù)據還是頻頻受到了國內外媒體和醫(yī)學界人士的質疑。
印度一家私人病毒檢測機構——Thyrocare實驗室新近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印度的實際感染人數(shù)遠高于官方給出的數(shù)字。這家機構的負責人瓦魯馬尼博士(A. Velumani)介紹說:在過去的7周內,該機構在全印度600個城市進行了27萬例抗體檢測,26%的受訪者血清中已經可以檢測出新冠病毒抗體。
他表示:“這個數(shù)據比我們的預期值高出很多,而且,根據我們的統(tǒng)計,新冠抗體出現(xiàn)在了任何一個年齡階段,包括兒童。”他補充說,如果印度的疫情不見好轉,那到今年12月底,印度擁有抗體的人口比例將會達到40%。
按照印度官方的人口數(shù)據13.5億來估算,26%意味著大約3.5億印度人已經接觸到了新冠病毒。
Thyrocare實驗室的數(shù)據與來自印度其他機構的數(shù)據大致相符。新德里特區(qū)的衛(wèi)生部長簡因(Satyendra Jain)8月20日在推特上公布,新德里市第二次隨機血清樣本調查顯示,29.1%的新德里居民血清中已存在新冠病毒抗體,這一比例在女性為32.2%,男性為28.3%。
在印度第一大城市孟買,類似的隨機血清樣本調查顯示,32%的孟買人血清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抗體。而在舉世聞名的達拉維貧民窟,這個比例則高達57%。
追著病毒跑的檢測能力
檢測血樣
此后,印度一直在緩慢地增加全國大中城市的檢測機構數(shù)量。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每天的檢測能力也只有幾百人次。很多印度醫(yī)療專家認為,這或許是印度的疫情狀況在6月之前一直顯得穩(wěn)定可控的原因。但實際情況遠非數(shù)字顯示的那樣,印度廣大的農村地區(qū)尚且不論,就連一些三、四線城市,都因為缺乏檢測措施而根本得不到當?shù)匾咔榈恼鎸崝?shù)據。
再有,印度初期的核酸檢測費用為4500盧比(約合人民幣450元),很多低收入家庭根本拿不出這筆費用,因而不愿主動接受檢測。
6月以后,各大城市相繼解封,印度的檢測機構逐漸增加到了目前的1511家(衛(wèi)生部長瓦爾丹的說法)。印度政府和一些邦的地方政府也對檢測費用做出了適當?shù)难a貼,到7月下旬,印度全國的測試能力達到了每天40萬人次,而到了8月22日,這個數(shù)字達到了每天80萬。與之相應,印度每天公布的確診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加,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shù)的紀錄不斷被打破、刷新。醫(yī)療專家們認為,印度檢測機構和整體測試能力的增速一直在追趕病毒傳播的速度,而且,追得相當吃力。
印度警察給返鄉(xiāng)農民工消殺
截至8月22日,印度總共進行了大約3200萬人次的核酸檢測,官方公布的確診病例約305萬(編注:截至8月24日,這一數(shù)字已超過310萬),感染率大約9.5%。按照每百萬人口的檢測人數(shù)來看,印度為2.4萬人,這個數(shù)字僅為美國的十分之一(美國每百萬人檢測22萬人)。
混亂的死亡登記系統(tǒng)
印度另一項被廣泛質疑的指標是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正如衛(wèi)生部長瓦爾丹“很高興地”告訴人們的那樣,印度官方給出的死亡率為1.87%,與死亡率超過3%的美國和巴西相比,這個數(shù)字的確是相當?shù)偷摹?/p>
人們對印度的低死亡率做出過各種各樣的解讀,比如,人口相對年輕,個體抵抗力強,以及氣候和濕度等原因。印度人自己也曾給出了諸如阿育吠陀神藥、牛尿、羥氯喹、以及各路大神的庇護等“躺贏”理由。
然而,一些印度的醫(yī)療專家則認為,印度前期的低檢測率是新冠肺炎低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很多死亡案例、特別是在小城鎮(zhèn)和農村地區(qū),由于在病患死亡時未能進行核酸檢測,地方官員則不將此類案例計入官方的新冠疫情統(tǒng)計數(shù)字,而是將其標示為其他基礎疾病。
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疫情期間,有死者尸體被拋入恒河中。
另外,根據2018年的數(shù)據,印度有18%的死亡人口根本就沒有通知相關登記部門。這些案例大多發(fā)生在農村地區(qū),死者家屬并不要求任何死因或說法,便匆匆將尸體處理了。上個月,曾有媒體報道,比哈爾邦的恒河岸邊出現(xiàn)了大量私自燒尸事件。經調查,原來是疫情期間,恒河邊傳統(tǒng)印度教焚尸臺的工作人員由于擔心感染新冠病毒,拒絕接受任何人的喪葬活動,無論是否死于新冠肺炎。這導致了一些死者家人不得不私自處理這些尸體,而這些人的死亡原因也就無從得知了。
總之,準確統(tǒng)計印度死亡人口的病因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對于印度新冠肺炎的低死亡率,人們就不要過分較真了。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南亞和東南亞問題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