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2-06 18:43: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報紙業也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刻。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出色地完成采寫任務,做好一名新時代的“新”媒體人,成為所有報紙類傳統媒體深思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探討,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和看法。
自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報紙開始將其內容放到互聯網上并建立電子報紙以來,中國報業的轉型就開始了。當前,融媒體、全媒體成為傳統媒體行業轉型的方向,但如何做好一個新媒體時代的記者呢?個人以為要從新聞線索的采集、新聞采訪的手段、新聞作品的表現形式、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從業人員傳播理念的轉變“五個新”上進行探索轉變。
一、線索來源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篇新聞報道是從一條新聞線索深入挖掘而來的。有了暢通的新聞線索獲取渠道,就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線索獲取的主要方式,由傳統的口口相傳的人際關系交流向網絡獲取信息轉變。
一是傳統的線索獲取渠道在變窄。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出于綜合成本和效率等方面的考慮,以前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定期不定期編發的內部交流的信息簡報等非正式出版刊物基本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從各種各樣的網站或微信平臺進行信息發布。
二是網絡獲取信息更加快捷,F在,微信朋友圈、新媒體轉載、官方網站等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往往在事件發生的第一事件就能獲取到相關信息,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進行專業的甄別遴選,結合自身的工作需要,從中選擇有價值、可操作的線索。
二、采訪手段新
有了好的新聞線索,怎么深入挖掘、補充,發現背后更多的東西,是每一個記者都需要面對的問題。這個挖掘的過程就是采訪,采訪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了一篇報道的質量。新媒體時代,新聞采訪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采訪手段更加多樣化,采訪過程更加方便快捷。
一是有效降低了采訪的成本。傳統的采訪手段主要是現場面對面的采訪和電話采訪,有時候一篇報道可能會涉及到不少的采訪對象,從一一聯系,到找到受訪者,再到完成采訪,期間的交通費、通話費、時間等都是一個辛苦付出的過程。而通過微信的語音、文字、視頻等新的手段進行聯系和采訪,完全可以節約不少的成本。
二是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對于地方性報紙來說,跨地域的采訪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如今,新的交流溝通方式的使用,可以打破空間的束縛,方便與被采訪者之間的及時溝通交流,充分利用好時間,能夠更好更快地完成采訪任務。
三、表現方式新
完成采訪后,在新聞作品的制作中,不能夠再拘泥于書面的文字表達或者簡單地配幾張照片的所謂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完成,而是要充分考慮各種各樣的傳播方式來選擇表現的方式。
一是要讓作品美起來。不僅要從文字上下功夫,精雕細琢,做到文字的賞心悅目,還要考慮配圖的契合、版面的制作,一個好的內容,配合上好的包裝,才會是一個熱賣的產品。
二是要讓作品活起來。只是靜止的視覺的沖擊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廣大讀者的需求,要考慮加入動圖、短視頻、音樂等元素,把新聞立體化地呈現給受眾,讓新聞產品真正地活起來、動起來。
四、時間概念新
在手機智能化越來越高的今天,人手一部手機,隨地隨地閱讀已經成為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受眾對新聞的時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新聞從定期定時發布向隨時隨地發布轉變。
一是定期定時發布劣勢盡顯。傳統的紙質媒體,受到發行時間、版面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一般都有固定的發行周期,基本都是定期定時發布新聞,無論是新聞的時效性還是內容的豐富性等,都滿足不了受眾的需求。與新媒體相比,發布滯后的劣勢暴露無遺。
二是隨時隨地發布優勢明顯。當前,不少傳統紙媒大力發展新媒體,加大了融媒體建設力度,形成了除傳統的報紙外,網站、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傳播手段齊全的發展格局。新聞事件發生后,及時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和抖音等途徑發布第一手的情況,隨后報紙進行深度的解讀補充,形成了有層次感的新聞發布鏈條,傳播效果很是不錯。
五、傳播理念新
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新聞傳播工具和手段的革新,這些在新聞傳播中屬于硬件上的發展進步。要想緊跟時代的潮流,新聞工作者還要從軟件即思想觀念的轉變上革新突破,從自己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向讀者需要什么就寫什么轉變。
一是要強化服務意識。隨著信息傳播渠道的豐富,各種新媒體、自媒體大量興起,受眾獲取信息的選擇更多,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在激烈的競爭中,傳統媒體要強化服務意識,要更多地從受眾的角度分析需求,針對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定制服務,設置不同的欄目,利用手中的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等不同平臺,豐富傳播的層次,定向發布信息,充分滿足受眾需求,培養忠實的“鐵粉”。
二是要強化市場意識。以吸引更多的受眾為目標,以流量為衡量工具,將新聞作品當做新聞產品來加工、傳播。在新聞產品的生產、傳播過程中,要綜合考慮生產成本、傳播成本和傳播效益,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媒體的優勢,降低采訪成本,降低印刷成本,降低受眾獲取信息的成本,以更加豐富多彩的新聞產品和更加方便快捷的獲取途徑,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訂閱。
新媒體時代,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傳統紙媒及其從業人員要放下思想的包袱,擺脫慣性思維,充分利用多年積淀的權威性這塊招牌,順勢而行、乘勢而上,做好時代新人,做好新時代的新聞宣傳工作。 (作者單位:太原日報社)
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