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2-07 17:42: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充分發揮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積極作用,及時制定配套文件,進一步規范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健康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在應對疫情、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出臺配套政策,提供強力支持
2018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先后印發了《關于改進完善全區新時期醫療衛生有關工作的實施意見》(新政辦發〔2018〕62號)、《關于進一步做好自治區互聯網醫療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制定自治區遠程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通知》《自治區遠程醫學質量控制評價標準(試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遠程醫療工作文件匯編》等系列文件,從互聯網醫療的準入管理、監管平臺建設、制度要求以及監督監管等方面,為全區互聯網醫療工作穩步有序、規范推進提供了強有力政策支持。
二、嚴守安全底線,提升線上監管
建立網上全程留痕,可查詢、可追溯的“互聯網 健康醫療”。2020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已建立“自治區互聯網診療服務監管平臺”(以下簡稱“自治區監管平臺”),所有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和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需要及時將數據向自治區監管平臺進行傳輸和備份,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和屬地衛生健康委通過監管平臺對轄區互聯網醫療服務進行動態監管。
三、整體統籌規劃,推動“一盤棋”抗疫服務
一是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2020年8月3日,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管理措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同意自治區人民醫院等9家醫療機構設置互聯網醫院的批復》,及時批準同意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治區腫瘤醫院、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克拉瑪依市獨山子人民醫院、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克州人民醫院、新疆佳音醫院等9家醫療機構設置互聯網醫院,針對每名患者的實際就醫需求,突破醫院“院墻”的限制,推動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為廣大患者提供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全流程、個性化、智能化服務,極大方便了慢性病和常見病患者復診就診需求,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腿,讓患者少跑腿,為復診患者提供“互聯網 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截至目前,全區互聯網醫院累計完成線上接診82036例次,提供便民寄藥服務累計4691人次。
二是遠程診療服務,讓就醫省時省心省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已建成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兩所自治區遠程醫療分中心。截至2020年6月,我區已實現自治區—地(州、市)—縣(市、區)遠程醫療全覆蓋,并進一步延伸覆蓋至1002個鄉鎮(社區),覆蓋率達87.36%,已實現轄區內的遠程醫療地—縣—鄉三級全覆蓋。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將全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全部接入新疆傳染病專科聯盟遠程會診管理平臺,建設覆蓋全疆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的遠程會診網絡,接入醫療機構1161家,其中自治區級醫療衛生機構15所、地州三級醫療機構29所、二級醫療機構189所、一級醫療機構204所、鄉鎮衛生院724所。兩個自治區遠程醫療分中心快速響應號召,第一時間內完成了與自治區、市級疫情防控遠程指揮平臺的對接工作,24小時值守,確保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遠程會診、遠程視頻會議、遠程培訓工作隨時隨地開展,借助互聯網 遠程醫療等技術,下沉專家資源,提高基層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應對處置疫情的能力,緩解定點醫院診療壓力,減少人員跨區域傳播風險。加強疫情防控知識線上培訓。截至目前,全疆15家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直屬直管及各地州市1100余家醫療衛生機構累計參加線上培訓人員215843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