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視頻教程網(wǎng) > 熱點資訊 > 正文
發(fā)布:2021-11-24 23:05: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wǎng)
作者:李大奎
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大唐是古代開放程度較高的時代,尤其是唐高宗李治時期起,女性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在這樣的思潮影響下,涌現(xiàn)出了一些有才華且有政治抱負的優(yōu)秀女性。上官婉兒便是其中之一。這位公元664年出生于陜州陜縣的才女,當過女官,乃武則天的機要秘書,是我國最早的職業(yè)女性,一度權傾朝野;又是有名的詩人,曾主宰過一代詩壇;還是高宗的才人,中宗的昭容,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的閨蜜,又深得韋皇后信任,只因不擇手段,過于熱衷于權力角逐,最終死于''唐隆政變'',令人扼腕嘆息……那,上官婉兒是怎樣開創(chuàng)自己獨特而又輝煌、落寞的傳奇人生呢?故事就從她的爺爺上官儀擬寫廢后詔書時說起吧。
一、宰相上官儀奉旨擬寫廢后詔書,無奈背黑鍋被滿門抄斬話說唐高宗李治特喜歡唐太宗的''才人''武則天,當太子時就與之暗生情愫,當上皇帝后不久便把她從感業(yè)寺里接回皇宮,立為''寵妃''。哪知,武則天竟反客為主,讓蕭淑妃與王皇后兩敗俱傷后,自己''漁翁得利'',反入主大明宮當上皇后。后來又想''臨朝稱制'',與唐高宗李治共掌朝政。武則天的野心和專橫跋扈,讓唐高宗李治大為不滿,一時有了''廢后''之心。就在光德元年,唐高宗召見丞相上官儀,令他馬上草擬一道廢去武則天皇后之位的詔書,要給她點顏色看看。眾大臣見一向懦弱的高宗皇帝有了此等雄心,都暗暗高興,覺得李唐天下可以高枕無憂了。哪知,就在上官儀剛寫好廢后詔書,還沒得及奉旨宣布。皇后武則天早已得到密報,迅速闖進朝堂,怒氣沖沖地一把將詔書撕個粉碎,厲聲責問唐高宗是啥意思,憑什么怎樣待她?唐高宗一下蔫了,懦弱的本性復發(fā)。便推諉說,這是丞相上官儀指使的,我哪里會廢去你皇后之位呀。真真是夫妻吵架,孩子遭殃!武則天原本是稱王稱霸的雄主。早就想找理由壓制唐高宗的皇權,當即給他來了個下馬威,嚴令以謀反罪處死上官儀一家。唐高宗面對武則天的凜然盛氣,便不知所措,眼睜睜看著武則天駕馭朝政,只有聽從的份。可憐的丞相上官儀無奈''背鍋'',被滿門抄斬。
二、上官婉兒幸免于難,隨母入宮為婢,憑顏值和才華迎得''否極泰來''的命運所幸,襁褓中的孫女上官婉兒''我見猶憐''的可愛狀態(tài),讓處置大臣于心不忍,便令其母親鄭氏抱著她到宮中聽候發(fā)落。武則天見著上官婉兒,冥冥中似有疼惜的感應,于是動了惻隱之心,下令上宮婉兒隨母親到內庭為婢。由此,天資聰穎的上官婉兒在母親的呵護下,得以在宮中長大,出落為美麗大方的大唐美女,還成長為精通棋琴書畫又善于吟詩作賦的一代才女。儀鳳二年(677年),已加封''天后''三年之久的武則天與唐高宗并稱''二圣'',心情愉悅之下,見14歲的上官婉兒落落大方,便有意考她,令她寫一篇文章瞧瞧。立時,上官婉兒的作文須臾而成,且文不加點,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yōu)美。惜才的武則天大喜,當其免去上官婉兒奴婢身份,納為侍從,讓其掌管宮中詔命。上官婉兒的命運由否極泰來。
嗣圣元年(684年),憑才華站穩(wěn)腳跟的上官婉兒得武則天寵愛,受封婕妤,可協(xié)助打理朝政。不久,武則天又封上官婉兒為女官''內舍人'',掌宮中制誥。上官婉兒遂成為天后武則天身邊最紅的秘書,視為最信賴的''得力干將''。徐敬業(yè)在揚州發(fā)動叛亂,''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時為其幕僚,受命寫了篇文采飛揚的《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重才藝的上官婉兒很欣賞這篇檄文,便找來呈給武則天看,說文筆有多么多么的好。武則天也很欣賞駱賓王的才華,對此也沒生氣,只言惋惜了。后來平定徐敬業(yè)叛亂后,駱賓王也被抓捕,武則天即下令赦免他。后又聽從上官婉兒的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應重科舉,興詩社。由此,大唐詩風漸開。
三、上官妝的由來不過,上官婉兒在年邁的武則天身邊服務,又是花季少女,自然情竇初開。見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經常出入后宮,一來二去,也被美男子張昌宗的''帥''驚呆,忍不住多看幾眼。特會撩妹的張昌宗隨之勾引上宮婉兒。武則天發(fā)現(xiàn)后,大怒之下,便將上官婉兒打入牢獄。但上官婉兒才華出眾,又忠心耿耿,自己已離不開她的伺候與輔佐,不忍之下,只好略施處罰了事:將上官婉兒臉上處以黥刑,也就是臉上刻朱色刺青留印。上官婉兒傷好后,干脆就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遮丑。哪知,宮人見后,覺得上官婉兒更顯嫵媚,更有風情萬種之美。于是,上官婉兒臉上的刺青梅花便形成時尚妝容傳開,愛美的年輕女士紛紛效仿。這就是有名的''上官妝'',又稱''紅梅妝''。
四、活躍于中宗時期的政壇,又開創(chuàng)''上官體''詩,主宰一代詩壇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fā)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退位。其子唐中宗李顯復位。在韋皇后的信任下,上官婉兒得唐中宗看重,還受封''昭容'',專司內政。由此,上官婉兒繼續(xù)活躍于大唐政壇。那時,安樂公主極得父親唐中宗李顯的寵愛。上官婉兒又與韋皇后、安樂公主往來極盛,交情更好。在她們推薦下,上官婉兒又成了唐中宗李顯身邊的紅人,一時大權在握,權傾朝野。期間,上官婉兒的爺爺、父親被冤殺一案也得以平反。上官儀被追贈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父親上官庭芝被追贈為黃門侍郎、歧州刺史、天水郡公。母親鄭氏后來也被追謚為節(jié)義夫人。文壇上,上官婉兒也是有名的詩人。
她所寫的詩''綺錯婉媚'',典型的如代表作《彩書怨》: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馀。露濃香被冷,日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這就是有名的''上官體''詩,是當時上流社會的創(chuàng)作主流。據(jù)載《全唐詩》還錄有她創(chuàng)作的32首詩傳世。此外,上官婉兒還通過官辦昭文館廣納學士,積極引導文人賦詩唱和,對大臣們的詩作進行評定(沈佺期與宋之問賽詩便是其中有名的活動之一)等等,一時引領了一代詩風。
五、熱衷于權力角逐,死于''唐隆政變''只可惜,上官婉兒熱衷于權力角逐,漸漸失去了政治節(jié)操,在安樂公主嫁給武崇訓、想當''皇太女'',韋皇后欲效仿武則天期間,利令智昏,助紂為虐,極力推崇武氏,還竭力推薦美男子中書侍郎崔湜,私通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密謀貶殺曾立下不世之功的張柬之、敬暉等五王。皇太子李重俊大為惱怒,原本又受韋皇后等猜忌,便于公元707年聯(lián)絡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發(fā)動''景龍政變'',矯詔殺死了武三思、武崇訓一家。被搜捕的上官婉兒危急之下,便在唐中宗李顯面前挑撥離間,說皇太子要逼宮弒父。唐中宗李顯在韋皇后的鼓動下,登上玄武門城樓,對李重俊一番訓斥。李重俊手下的千騎王倒戈,受命護駕的右羽林將軍劉景仁隨之突然出擊,李重俊不敵之下兵敗身亡。唐中宗李顯似乎察覺有無形的力量在操控朝堂,自己卻回天無力。就在景龍四年(710年),唐中宗李顯突然駕崩,此后,韋皇后便統(tǒng)攬朝政大權。
期間,相王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則與太平公主商議,立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攝政''的遺詔。宰相宗楚客等人卻更改詔書,勸韋皇后效仿武則天稱帝。李旦的兒子臨淄王李隆基得知此訊后,迅速與太平公主聯(lián)手,聯(lián)合發(fā)動了有名的''唐隆政變''。韋皇后、安樂公主與上官婉兒在政變中均被處死。李隆基輔佐父親李旦復位后,就上官婉兒一案進行厘清。在太平公主的證實下,李旦于公元711年復封上官婉兒''昭容''之位,賜謚號''惠文'',葬于雍州咸陽。一代傳奇女子上官婉兒就這樣結束了自己曲曲折折而又轟轟烈烈的一生,卒年47歲。為此,中唐詩人呂溫感慨之下寫了一詩《上官昭容書樓歌》,也算是對上官婉兒這位傳奇人物作了全面的評價,詩中有這么幾句:“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有人買得研神記,紙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題處猶分明,令人惆悵難為情。”
【作者簡介】李大奎,七0后,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fā)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