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09-17 18:12: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替加環素是第一個被批準的新型靜脈注射用甘氨酰四環素類抗生素,有廣譜抗微生物活性,用于治療由革蘭陰性或陽性病原體、厭氧性生物及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導致的clA1,DSSSI,替加環素向醫生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可在治療初期當病因尚未明了時供選擇的廣抗生素,并且不需根據腎功能受損情況調整劑量,使用方便,每12小時服用一次即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惡心(29.5%)和嘔吐(9.7%)。其抗菌機制是通過阻止氨基酰tRNA進入核糖體A位而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LAU YJ等人對替加環素和其他的抗菌素的體外抗菌活性做了比較,結果對從臺灣各醫院病人中分離得到的300個分離菌群,其中194個肺炎鏈球菌,60個流感嗜血桿菌,46個卡他莫拉菌。0.5mg/L的替加環素對這些分離菌種全部有抑制作用。72%的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不敏感(69%中度不敏感,3%具有耐藥性),96%對阿齊霉素不敏感。在178個不敏感菌種中,53個(30%)具有M亞型,70%具有cMLSB亞型。厄他培南、泰利霉素、莫西沙星和喹諾酮類抗生素對肺炎鏈球菌不敏感的百分比分別是3%, 2%, 1%, 和57%。36%的流感嗜血桿菌對氨芐西林不敏感,其中31個具有β-內酰氨酶。同時發現8.3%的分離菌群具有β-內酰氨酶陰性,但氨芐西林耐藥。所有的流感嗜血桿菌對阿奇霉素敏感,但40%對克拉霉素不敏感。98%的卡他莫拉菌具有β-內酰氨酶。
本品分別在22例健康受試者和71例晚期NSCLC患者中分別進行了不同劑量單次和多次給藥的藥代動力學研究;口服后吸收迅速,分布廣泛。平均血漿半衰期為約6小時,健康志愿者和癌癥患者沒有明細區別。埃克替尼口服7-11天后達到穩態,沒有明顯的蓄積。吸收藥代動力學結果顯示,晚期NSCLC患者單次口服125mg劑量后埃克替尼吸收迅速,達峰時間在0.5-4hr,平均Cmax分別為1400±547.52ng/mL,平均AUCo-last為3.4±1.21hr·mg/L。晚期NSCLC患者每日3次每次口服125mg,連續7-11日可達到穩態。達穩態以后,受試者單次使用125mg后的達峰時間分別在1.5hr(0-4hr);平均Cmax為1860±721.84ng/mL;平均AUCo-last為5.89±2.21hr·mg/L。在健康受試者中高熱卡食物可顯著增加其吸收,Cmax增加59%,AUC增加79%。在晚期NSCLC患者中沒有比較食物對吸收的影響。分布晚期NSCLC患者單次口服150mg(空腹服用)后,平均CL/F為13.3±4.78L/hr;平均Vz/F為115±63.26L。125mg劑量組腎累積排泄量Ae24h未0.234±0.1mg。125mg劑量組?颂婺峤浤蚺判拱俜直葹0.187%。達到穩態后,晚期NSCLC患者單次服用125mg后,腎累積排泄Ae8h為0.544±0.31mg,埃克替尼經尿排泄百分比為0.436%。空腹和餐后服用?颂婺岬钠骄植既莘e分別為355L和113L,提示其在組織內分布廣泛。代謝體外試驗表明,?颂婺嶂饕ㄟ^細胞色素P-450單加氧酶系統的CYP2C19和CYP3A4代謝,對CYP2C9和CYP3A4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未發現對大鼠肝P450酶明顯誘導作用。(見【藥物相互作用】)。?颂婺嵩谌梭w主要經肝臟代謝,存在29種代謝產物,其中19中Ⅰ相答謝產物,10種Ⅱ相代謝產物。Ⅰ期代謝反應為4-羥基唑啉環的側鏈開環與開環后氧化反應、苯乙炔環15位羥基化和14位乙炔氧化,Ⅱ相代謝反應為葡萄糖醛酸與硫酸結合反應。單次給藥時五種主要代謝產物Cmax總和為原藥的19%~29%,其半衰期在5~16.5小時之間。多次連續給藥后,五種主要代謝產物在7天左右達到穩態,其Cmax和AUC總和均為原藥的18%,谷濃度總和相當于原藥的29%。消除空腹和餐后服用?颂婺峥偟难獫{清除率分別為46L/hr和22L/hr。主要通過糞便與尿液排泄(79.5%),其中糞便排泄占74.7%。排出形式以代謝產物為主(81.4%),原型藥物占18.6%。尚未針對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兒童、肝腎功能損傷人群進行藥代動力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