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視頻教程網(wǎng) > 教育知識(shí) > 正文
發(fā)布:2023-05-17 01:28: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wǎng)
1、海神東過惡風(fēng)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李白《橫江詞》
2、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tái)。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镀呓^·觀潮》
3、初聞萬馬聲,漸覺似長城。遠(yuǎn)自三山起,高連兩岸平。凌風(fēng)添怒勢,映日作虛明。若是吳胥魄,如何渡越兵。——釋文珦《錢塘江潮》
4、濤來勢轉(zhuǎn)雄,獵獵駕長風(fēng)。雷震云霓里,山飛霜雪中!侮拧墩镣び^潮》
5、重到錢塘異昔時(shí),潮頭東擊遠(yuǎn)洲移。人間莫往三千歲,滄海桑田幾許悲!獜堃詫帯墩憬ど碀q十里》
蘇軾《觀浙江濤》: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qū)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huì)合古難必,此情此景那兩得。愿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
【雜曲歌辭·浪淘沙】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八月濤聲吼地來,
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十七日觀潮】(宋)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瑤臺(tái)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dòng)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憶錢塘江】宋詩-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前山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錢塘江潮】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秋過錢塘江】貫休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
因知吳相恨,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云入戰(zhàn)城。
游人千萬里,過此白髭生。
【塘江待潮】宋詩-胡仲弓
潮至千艘動(dòng),濤喧萬鼓鳴。
江翻晴雪卷,海漲石塘平。
帆影林端見,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吳越,相峙兩含情。
錢塘觀潮全宋詩-劉黻
此是東南形勝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幾點(diǎn)英雄淚,翻作千年憤怒濤。
雷鼓遠(yuǎn)驚江怪蟄,雪車橫駕海門高。
吳兒視命輕猶葉,爭舞潮頭意氣豪。
【錢塘江潮】宋詩-釋文珦
初聞萬馬聲,漸覺似長城。
遠(yuǎn)自三山起,高連兩岸平。
凌風(fēng)添怒勢,映日作虛明。
若是吳胥魄,如何渡越兵。
【錢塘江上】宋詩-楊蟠
一氣連江色,寥寥萬古清。
客心兼浪涌,時(shí)事與潮生。
路轉(zhuǎn)青山出,沙空白鳥行。
幾年滄海夢,吟罷獨(dú)含情。
【錢塘江】宋詩-朱繼芳
極浦無高樹,蒼茫只遠(yuǎn)空。
潮來江水黑,日出海門紅。
兩岸東西浙,千帆來去風(fēng)。
中原山色外,殘夢逐歸鴻。
【酒泉子(十之十)】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濤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趙鼎
雙峰遙促,回波奔注,茫茫濺雨飛沙。霜涼劍戈,風(fēng)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兒戲笑夫差。謾水犀強(qiáng)弩,一戰(zhàn)魚蝦。依舊群龍,怒卷銀漢下天涯。
雷驅(qū)電熾雄夸。似云垂鵬背,雪噴鯨牙。須臾變滅,天容水色,瓊田萬頃無瑕。俗眼但驚嗟。試望中仿佛,三島煙霞。舊隱依然,幾時(shí)歸去泛靈槎。
【明張?zhí)镆皇住?br>
潮去潮來春復(fù)秋,錢塘江水通湖頭。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來不斷流。
【登子胥廟因觀錢塘江潮】明方行
吳越中分兩岸開,怒濤千古響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踐終非霸主材。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
鴟夷鐵箭俱安在,目斷洪波萬里回。
【月望后至海寧州登海塘觀潮】清阮元
錢塘江潮秋最巨,未抵鹽官十之五。我來鹽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東,海口哆張反西吐。潮不推行直上飛,水不平流自僵豎。海若憑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馬銜高坐蛟鼉舞,拔箭倒發(fā)錢王弩。須臾直撼塘根去,搖動(dòng)千人萬人股。如卷黑云旋風(fēng)雨,如騁陣馬斗貔虎。如陰陽炭海底煮,如決瓠子不能御。三千水擊徙滄溟,十二城墮倒天柱。氣欲平吞于越天,勢將一洗余杭土。吁嗟乎,地缺難得媧皇補(bǔ),大功未畢悲神禹。此是東南不足處,豈為區(qū)區(qū)文與伍。滄海桑田隔一堤,魚龍黧首相鄰處。我皇功德及環(huán)瀛,親筑長防俾安堵。全用金錢疊作塘,不使蒼生沐咸鹵。邇來龕赭漲橫沙,卻指尖山作門戶。雁齒長樁十萬行,魚鱗巨石三層礎(chǔ)。王充論前有古跡,枚乘發(fā)后無奇語。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詞人心樂帝心苦。
【晚渡錢塘江】清王蔭槐
羅剎江聲殷似雷,扁舟搖兀怒濤堆。身從大地孤鷗泛,潮挾群山萬馬來。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陽哀。古懷牢落真無懶,呼取余杭酒一杯。
【錢塘觀潮】清湯金釗
一聲初轉(zhuǎn)海門雷,萬疊真如雪作堆。盛氣已吞文種墓,余波猶上子陵臺(tái)。底教金寇全師去,合借錢王射手來。欲寫壯觀愁筆弱,銀山飽看只空回。
【錢塘觀潮】清林以寧
氣以三秋肅,江因九折名。海門環(huán)鳳闕,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會(huì),魚鹽百貨盈。涼飆隨舵發(fā),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爭看霧氣橫。篙師屏息待,漁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邊萬谷鳴。蜃樓驚變幻,鮫室忽晶瑩。魚沫翻珠佩,腥涎噴水精。玉山高作壘,雪浪儼如城。似有馮夷鼓,長驅(qū)掉尾鯨。前茅從赤鯉,后隊(duì)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煩洗甲兵。蛟宮圖廣袤,蟻垤敢爭衡。久欲尋天漢,頻思訪玉清。乘槎常不達(dá),浮海竟無成。近睹三江險(xiǎn),方知六宇平。奇觀書短韻,尺幅海濤生。
1、《橫江詞》 唐代:李白 海神來過惡風(fēng)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譯文: 橫江上常有急風(fēng)暴雨至,洶涌的浪濤能把天門山劈成兩半。 錢塘江八月的潮水比起它來怎樣呢?橫江上的波濤好似連山噴雪而來。 2、《七絕·觀潮》 近現(xiàn)代:毛澤東 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tái)。 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譯文: 千里錢塘的波濤滾滾而來,雪浪飛花的潮水涌向釣魚臺(tái)。 人山人海大贊江潮陣容壯闊,猶如鐵甲戰(zhàn)馬從容殺敵后回返。 3、《憶錢塘江》 宋代: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譯文: 當(dāng)年乘醉登上歸家的帆船,看那兩岸隱隱的青山前太陽已落下一半。 此時(shí)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diǎn)點(diǎn)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4、《十七日觀潮》 宋代: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tái)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dòng)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譯文: 一望無垠的沙灘上,潮水涌上來了,像一道白色的長虹;我猜想,是不是瑤臺(tái)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瓊漿潑向了人間,如此奔騰洶涌。 澎湃的潮水中,藍(lán)天的倒影在水里顛簸搖動(dòng);夕陽西墜,浮沉出沒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5、《雜曲歌辭·浪淘沙》 唐代: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譯文: 八月,浪濤呼嘯而來,吼聲像是從地下發(fā)出的。浪頭高達(dá)數(shù)丈,撞擊著兩岸的山崖。 頃刻間,浪濤便入海而去,在岸邊卷起像雪堆一樣的沙堆。
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海面雷霆聚,江心爆布橫。 ——范仲淹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李廊《憶錢塘》
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涌自久來。 ——王在晉《望江臺(tái)》
催試官考較戲作 宋·蘇 軾
八月十五夜, 月色隨處好。 不擇茅屋與市樓, 況我官居似蓬島。 風(fēng)味堂前野桔香, 劍潭橋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 壯觀天下無。 鯤鵬水擊三千里, 組練長驅(qū)十萬夫; 紅旗青蓋互明滅, 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會(huì)合古難必。 此景此行那兩得? 愿君聞此添蠟燭, 門外白袍如立鵠。
當(dāng)年時(shí)任杭州通判的蘇東坡,同情那些望眼欲穿等候成績的考生,寫成這首《催試官考較戲作》,希望閱卷官挑燈夜戰(zhàn)迅速批出考卷,好讓考生們輕松愉快地去欣賞八月十八的錢塘江涌潮。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浪濤沙》“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潮》“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dú)光陰朝復(fù)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錢塘江潮》“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
《七絕·觀潮》“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tái)。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
北宋詩人王師道所寫贊美錢塘江潮的詩句《十七日觀潮》也一直被人們傳頌著:“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tái)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dòng)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清!边@是唐代王維詠潮的詩句。它的大意是:夕陽西下了,晚潮涌來,江水猛漲,碧水和藍(lán)天連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著天地。既寫了海潮的巨大氣勢,又寫了它特殊的壯觀美。
1,憶錢塘江 宋代: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譯文: 當(dāng)年乘醉登上歸家的帆船,看那兩岸隱隱的青山前太陽已落下一半。 此時(shí)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diǎn)點(diǎn)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2,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 唐代: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譯文: 江潮如雷,聲震百里,隆隆滾過,手中的鳴琴呀,暫且停止了彈撥。 府中的官員一個(gè)接一個(gè)騎馬而出,觀看潮水呀,早早地在江邊等著。 陽光照射下,秋云仿佛格外高遠(yuǎn),海水在天際浮動(dòng),顯得特別寬闊。 浪濤涌來,卷起了千堆萬堆白雪,觀潮的人啊,誰不感到寒氣凜冽。 3,橫江詞·其四 唐代:李白 海神來過惡風(fēng)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譯文: 好像是海神來過之后一樣,又來了一陣惡風(fēng),巨浪拍擊著天門山,打開了山門石壁。 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這里的風(fēng)浪嗎,浪濤像連綿的山峰噴雪而來。 4,劉禹錫《浪淘沙·其三》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譯文: 汴水往東流去,河水泛著很細(xì)的水波紋,清清的淮河早晨顯出鴨頭綠的春色。 您看渡口流水淘沙的地方,渡過了人世間多少人。 5,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yuǎn)眺,但見水面平漲,白云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