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05-19 20:24: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系統-管理-語言選擇中文簡體
這個方法在您重新啟動后,會登錄到中文的界面。您選擇“語言 ”后,修改下登錄的語言并且能夠在提示是否保留為默認登錄語言時候選擇“保留”。重新登錄此時按下Ctrl+space,就會出現中文的全拼輸入法。
第一是因為,fedora 9下默認的輸入法是關閉的,因為不管你使用的是英文版還是中文版,都只有一種輸入法,要想用其他輸入法,就得現安裝,而且是在root權限下安裝。
于是馬上切換到root權限下,按照剛才查到的命令,打開應用程序-系統工具-終端,在里面輸入以下命令
yum install scim
等scim安裝好后,再輸入
yum install scim-pinyin
到此,我已經安裝了中文的拼音輸入法,但是還沒完。
安裝好輸入法后,再回到系統-首選項-個人,這時就會發現,有輸入法一項了,說明輸入法已經開啟,但是我們還沒這是中文于英文輸入法之間的切換,所以即使你安裝了中文輸入法,你按Ctrl+space也不會出來中文輸入法的。
接下來就是設置熱鍵切換。
按照以下順序,系統-首選項-個人-輸入法,把啟用輸入法特性勾上,然后點擊下面的首選輸入法,在出來的界面中,依次進入前端-全局設置,在全局設置里,首先選擇鍵盤布局為英國(美國),然后點擊下面的開關鍵后面的(….),進入切換熱鍵的設置,為了避免跟系統中其他熱鍵有沖突,建議選擇Ctrl+ space.在默認的選擇里沒有Ctrl+space這樣的組合,這需要自己來設置。點擊鍵碼框后面的(…..),然后彈出一個捕捉熱鍵的小程序,這時同時按下Ctrl+space,程序會自動記錄這樣的組合而后自動關閉,設置好組合后,再點添加,然后一路確定。
到此,所有設置完成,此時按下Ctrl+space,就會出現中文的全拼輸入法。
1、先在VMWare中啟動Linux。 2、點擊VMWare的【虛擬機】,選擇【設置】。 3、在【硬件】中選中【CD/DVD】。 4、選中【使用ISO映像文件】,然后【瀏覽】選擇要在虛擬機系統中使用的iso文件。 5、勾選“設備狀態”中的【已連接】,此步重要,最后點擊【確定】。 6、虛擬機系統就會自動掛載該設置文件,并在桌面上打開文件。 7、在現在較新的Linux系統中,光驅設備是都是自動掛載的,自動掛載在【/media/某個目錄名】下。就可以安裝了。
是不是沒有裝驅動吖?
ATi顯卡?Nvidia顯卡?
如果是Nvidia顯卡的話,我人人一篇日志你可以看看
http://blog.renren.com/blog/335635236/716326479?frommyblog
如果是ATI的話上“鳥哥linux私房菜”去看看,好像以前看見過有講的,或者google查一下。
可能沒有人人id吧。。我復制過來了
Fedora上安裝顯卡驅動,按安裝驅動來源可以分為兩種:官網發布的、系統自帶Nouveau的(其中Nouveau是由開源開發者通過逆向工程NVIDIA Linux驅動開發出的自由軟件驅動程序,經過多年的開發它已經能提供高質量的2D、3D和視頻支持,但是Nouveau跟官網驅動還算有一定差距的)。
官網安裝:
1.下載顯卡驅動。我的顯卡nvidia GeForce 310M 下載地址http://www.nvidia.cn/Download/index.aspx?lang=cn
2.下載完后得到NVIDIA-Linux-x86_64-260.19.44.run
3.由于系統通過自帶的Nouveau與NVIDIA驅動不能共存的,安裝NVIDIA顯卡驅動就必須停掉Nouveau,這里選擇每次系統啟動不加載Nouveau-----修改兩個地方,/etc/grub.conf 和 /etc/modprobe.d/blacklist.conf。
詳細過程如下:
終端執行命令: # vi /boot/grub/grub.conf 在你要安裝顯卡驅動的kernel行的末尾加上 rdblacklist=nouveau
如 kernel /vmlinuz-2.6.35.11-83.fc14.x86_64 ro root=/dev/mapper/LVM-LogVol00 rd_LVM_LV=LVM/LogVol00 rd_LVM_LV=LVM/LogVol04 rd_NO_LUKS rd_NO_MD rd_NO_DM LANG=en_US.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KEYBOARDTYPE=pc KEYTABLE=us rhgb quietrdblacklist=nouveau
再執行命令: # vi /etc/modprobe.d/blacklist.conf 在文件最后加入:blacklist nouveau,并把有nvidia這個詞的一行注釋或者刪除
4.降低selinux級別,達到解除selinux阻止加載nvidia驅動模塊 終端執行命令: # setsebool -P allow_execstack on
5.執行下面命令:(此處作用還沒有搞明白) # mv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boot/initramfs-$(uname -r)-nouveau.img # dracut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uname -r)
6.安裝dkms,kernel-devel,kernel-headers:(網上說目的是更新內核后不必再次安裝顯卡驅動) # yum install dkms kernel-devel kernel-headers
7.安裝:進入字符界面安裝。 重啟電腦,在選擇啟動項的時候選中你的內核,按“e”鍵,再在kernel行(第二行)按“e”鍵編輯,在 quiet后面,rdblacklist = nouveau前面加上“ 3”(讓系統啟動時進入級別數3,即字符界面)然后敲回車, 按 b 鍵 啟動后執行:sh ./NVIDIA-Linux-x86_64-260.19.44.run,開始編譯安裝驅動。
8.裝完之后,exit退出root,在字符界面執行命令: $ startx 并進入圖形界面,看見Nvidia的logo后即表示安裝成功。但是以后每次開機都會有這個logo,很煩。可以執行命令: # vi /etc/X11/xorg.conf ,在Driver "nvidia"下面另起一行:Option "NoLogo " "yes",如:
Section "Device"
Identifier "Device0"
Driver "nvidia"
Option "NoLogo " "yes"
VendorName "NVIDIA Corporation"
EndSection
此時就不會再有Nvidia的Logo了。
9.由于Nvidia驅動不支持圖形化引導,之前的Nouveau圖形化引導又已經被禁用,所以重啟之后看到的是低分辨率的白藍進度條,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指定 MESA 的驅動來圖形化引導系統。在版本選擇界面按鍵盤e鍵進入編輯界面。
選擇kernel那欄再次按e鍵編輯,在最后加入vga=ask,之后同安裝顯卡驅動時一樣,enter后b鍵引導。這時候會出現一行提示,讓你按enter鍵查看可選顏色模式:接下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分辨率,然后把前面的代號添進去,enter,我是1366*768,所以我選1360*768*32,把34D前面的代號u添進去,按回車鍵就能看到正常的圖形化引導界面了。
最后把剛才選擇的這個代碼寫進/etc/grub.conf中保存,以后就會以合適的分辨率圖形化引導系統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個代碼是16進制,所以寫的時候前面要加個0x,比如我的就是vga=0x34D,至此開機關機都會是比較清爽的圖形引導了。
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讓你在 Gnome 中隱藏 KDE 的應用程序菜單,或者在 KDE 中隱藏 Gnome 的應用程序菜單。方法就是:
打開終端,以 root 權限 cd 進入 /usr/share/applications/kde 目錄,用文本編輯器(Gedit)編輯你不想在 Gnome 菜單中出現的 KDE 程序的快捷方式文件,在最后添加一行 OnlyShowIn=KDE 即可;
舉一反三,你如果不想讓那些 Gnome 程序出現在 KDE 桌面的菜單上,只要打開終端cd 進入 /usr/share/applications 目錄,按上述的方法,用文本編輯器修改程序的快捷方式文件,在最后添加一行 OnlyShowIn=GNOME 就大功告成啦。
1、echo -e "[rhughes-f20-gnome-3-12-i386]\nname=Copr repo for f20-gnome-3-12 owned by rhughes (i386)\nbaseurl=http://copr-be.cloud.fedoraproject.org/results/rhughes/f20-gnome-3-12/fedora-\$releasever-i386/\nskip_if_unavailable=True\ngpgcheck=0\ncost=900\nenabled=1\n\n[rhughes-f20-gnome-3-12-x86_64]\nname=Copr repo for f20-gnome-3-12 owned by rhughes (x86_64)\nbaseurl=http://copr-be.cloud.fedoraproject.org/results/rhughes/f20-gnome-3-12/fedora-\$releasever-x86_64/\nskip_if_unavailable=True\ngpgcheck=0\ncost=800\nenabled=1" > /etc/yum.repos.d/rhughes-f20-gnome-3-12.repo
2、yum update
3、老的系統:yum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
Fedora20以上:yum -y groupinstall gnome
不知你要什么版本的linux
這里是redhat 5的
ftp://60.232.126.152/os/linux/redhat/rhel5/rhel-5-server-i386-disc1.iso
ftp://60.232.126.152/os/linux/redhat/rhel5/rhel-5-server-i386-disc2.iso
ftp://60.232.126.152/os/linux/redhat/rhel5/rhel-5-server-i386-disc3.iso
ftp://60.232.126.152/os/linux/redhat/rhel5/rhel-5-server-i386-disc4.iso
ftp://60.232.126.152/os/linux/redhat/rhel5/rhel-5-server-i386-disc5.iso
1先到網上搜索PowerISO下載,下載好后開始安裝。
2安裝完成之后,打開PowerISO。
3點擊打開,加載Fedora鏡像。
4此時選擇工具中的“制作可啟動U盤”選項。
5在彈出框中,確認一下鏡像文件,選擇你要導入的U盤,U盤格式應為FAT32,點擊開始。系統導入U盤之前會清除U盤中的所有數據,所以在做上述操作前請備份好數據。
方法/步驟:安裝系統
1在安裝系統之前,電腦需要一定空閑的磁盤空間,40G左右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是做雙系統,則需要一個U盤啟動盤,啟動進入PE系統,然后在PE系統中刪除你的主分區(一般為C盤),保持空閑狀態,不需要格式化分配盤符。若是做雙系統,可以不用進PE系統,直接在主系統對磁盤進行操作,分出一個空閑的邏輯分區就行了。
使用導入系統U盤從U盤啟動,進入Fedora Live,選擇Start Fedora Live。
2選擇Start Fedora Live后,稍等一兩分鐘。如果此時界面跳出一些error/warning提示,可能是系統沒有成功導入U盤,此時需要格式化U盤,重新使用PowerISO導入Fedora系統鏡像。
3成功進入界面后,會跳出系統安裝向導,選擇“Installto Hard Drive”。
4語言選擇,中文->簡體中文(中國),點擊繼續。
5此時看到安裝信息摘要的界面,雙擊選擇安裝位置,其他選項保持默認。
6選擇自己電腦的硬盤,硬盤圖標會顯示√的標志,點擊完成。
7此時會彈出一個“安裝選項”界面,選擇“在繼續之前我要查看/修改磁盤分區(M)”,繼續。8在這個界面里,會看到我們電腦的磁盤總容量和可用的空閑空間,這里直接點擊“點擊這里自動創建它們(C)”,安裝程序會自動分配磁盤空間,創建所需掛載點。
9從圖中看出,安裝程序分配的空間還是挺合理,如果你對linux系統安裝很熟悉,也可以自定義這些配置。10點擊完成,會彈出“更改摘要”界面,確定信息后,選擇接受更改。
11上述配置完成后,就可以開始安裝系統了。如果安裝過程中跳出錯誤信息,可能是安裝位置沒有配置好或是沒有足夠的空閑空間安裝系統,重新配置一下安裝位置。12等待安裝完成,進行一些基本的用戶配置后,Fedora系統就可以使用了。
U盤重裝系統步驟:1.用U啟動U盤啟動盤制作工具做一個啟動U盤;2.下載一個GHOST系統鏡像;3.BIOS中設置從U盤啟動,把之前下的鏡像放到U盤中;4.U盤啟動后,在啟動界面出選擇“GHOST手動安裝”類似意思的項,進去后選擇安裝源為你放在U盤里的系統,安裝路徑是你的C盤。或者在界面處選擇進PE,然后PE里有個一鍵安裝的軟件(就在桌面),選擇你放在U中的鏡像,裝在你的C盤。此時會出現一個進度窗口,走完后重啟。5.重啟后取下U盤,接著就是機器自己自動安裝了,只需要點“下一步”或“確定”,一直到安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