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06-07 00:40: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為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后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語出《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x0d\x0a詞語解釋: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x0d\x0a\x0d\x0a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x0d\x0a字詞解釋:可:能夠,可以。以:用來。攻:琢磨。\x0d\x0a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x0d\x0a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指可以借鑒的東西\x0d\x0a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八字成語\x0d\x0a產生年代:古代成語\x0d\x0a成語例子: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中,“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為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后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語出《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x0d\x0a詞語解釋: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x0d\x0a\x0d\x0a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x0d\x0a字詞解釋:可:能夠,可以。以:用來。攻:琢磨。\x0d\x0a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x0d\x0a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指可以借鑒的東西\x0d\x0a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八字成語\x0d\x0a產生年代:古代成語\x0d\x0a成語例子: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中,“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為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后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語出《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x0d\x0a詞語解釋: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x0d\x0a\x0d\x0a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x0d\x0a字詞解釋:可:能夠,可以。以:用來。攻:琢磨。\x0d\x0a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x0d\x0a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指可以借鑒的東西\x0d\x0a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八字成語\x0d\x0a產生年代:古代成語\x0d\x0a成語例子: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中,“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意思是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釋義:原意為別國的賢才可作為本國的輔佐。后用以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亦作“他山之攻”、“他山之石”。它山: 別的山。 成語出處:《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可以借鑒的東西。 示例: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小引》:所謂可資‘它山之石’的東西實在太貧乏。 成語典故 原文: 《詩經·小雅·鶴鳴》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譯文: 白鶴鳴叫在深澤,鳴聲四野都傳遍。魚兒潛游在深淵,時而游到小清邊。 那個可愛的園林,種著高大的紫檀,樹下落葉鋪滿地。其他山上的石塊,可以用來磨玉石。 白鶴鳴叫在深澤,鳴聲響亮上云天。魚兒游到小清邊,時而潛游在深淵。 那個可愛的園林, 種著高大的紫檀,樹下長的是榕樹。其他山上的石塊,可以用來磨玉石。
這成語可以有兩種說法:
一是"他山之石,可以為錯(攻錯)"
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攻,磨治。錯,磨刀石。玉:美好珍寶。
意思是別座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來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來制成美好珍寶。意思可引申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語出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指別國的賢才可以用來治理本國。后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唐楊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無愧之銘,跋涉載勞於千仞,訪他山之石,東西向逾萬里。”用法如:“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別國能把江河整治成功,他們的經驗,正可以讓我們在整治河道上作參考。”亦作“他山攻錯”、“他山之攻”、“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為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后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語出《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x0d\x0a詞語解釋: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x0d\x0a\x0d\x0a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x0d\x0a字詞解釋:可:能夠,可以。以:用來。攻:琢磨。\x0d\x0a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x0d\x0a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指可以借鑒的東西\x0d\x0a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八字成語\x0d\x0a產生年代:古代成語\x0d\x0a成語例子: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中,“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