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04-27 09:59: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在評判變形金剛和大黃蜂這兩個系列的電影哪個更好前,我們先要糾正一個錯誤的認知,變形金剛迄今為止不止是四部,當然你也可以因為第五部巨大滑鐵盧而忽視它,但你不得不承認,第六部都有可能也已經續訂了好嗎!大黃蜂作為挽救變形金剛衰敗市場的衍生產物整體評價還是勉強過得去的,但也只是和最近的《變形4》和《變形5》對比。如果要說想靠這部偏治愈系的汽車人打架來重塑當年《變形1》和《變形2》的口碑和風采,那我奉勸大家別看了洗洗睡吧。 大黃蜂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老套,無非就是一個汽車人和一個性格缺陷女孩互相陪伴,共同成長的故事。但是電影大黃蜂的高明之處就是沒有犯像《變形金剛5》一樣的錯誤,只注重畫面特效和汽車人的打斗場面,故事情節上卻是矛盾尷尬,除了精彩特效,完全讓大家靠情懷死撐。 電影制作人還貼心的將大黃蜂的時間設定安排到了最初的時間,形象上致敬經典,還原了變形金剛的初代模型。很多忠實的鐵粉看后都非常激動,勾起了滿滿的回憶。在劇中,大黃蜂因為失憶被女主圈養起來,兩人的相處模式也是全劇的亮點,搞笑之不僅被萌萌的大黃蜂吸引更從中感受到了彼此陪伴,給予溫暖的重要。后面的故事中,面對危險除了萌還有猛的大黃蜂在逼真的動畫渲染下,滿足了很多變形金剛迷對于特效的要求。 毋庸置疑,《大黃蜂》的上映還是或多或少挽救了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口碑,對于嚴重下滑的《變形金剛5》有效的阻止了跌損。想當年《變形金剛》剛一上映時,引起的汽車人風潮席卷了整個地球,可以說每個人的童年都曾拉著父母在玩具店門口軟磨硬泡的要一個變形金剛的模型。告別了第一部緊扣青春期男孩夢想與愛情完整情節和第二部中圍繞英雄命運的討喜劇情,變形金剛的故事就開始變得蒼白無趣,人物沒有靈魂角色也不再成長,甚至導致《變形5》直接格格不入的整片矛盾。這些問題都在大黃蜂這部電影中有了很好的改善,使得大黃蜂的評價沒有再次如《變形5》那樣差到飛出地球。 不過,像歐美這樣視覺盛宴的電影,即使劇情不好,光靠特效也是可以撐個300回合,有了這300回合的時間過度,保不齊它會在第301次時帶來讓人耳目一新的驚喜。
設計最還原的電影版大黃蜂應該是09U級大黃蜂,或稱為新U級,注意,不是07U級而是09U級,很還原電影,個頭超大,價格也不算貴,電鍍版的六百多,普通版的也差不多這個價,但是這款最大的缺點就是可動性很差,幾乎沒啥可動的,變形金剛玩具就這樣,越大可動越不好,然后就是人氣最旺的戰刃黃,因為左手帶一把透明藍折疊戰斧而得名,亮點是D級的玩具頭雕設計的還是帶可動的戰斗面罩,還有就是右手可以從手變成炮,這是該玩具最大的亮點,可動也很好,造型也很還原電影,缺點就是由于是D級所以車型的縫隙較大
大黃蜂:雪佛蘭 Camaro Super Sport版 大黃蜂是《變形金剛》中的頭號主角,其在觀眾心中的地位甚至比他們老大擎天柱都要高,《變形金剛5》中的大黃蜂是第六代Camaro Super Sport版。需要指出的是,影片中的大黃蜂還在Camaro SS的基礎上加裝了視覺效果更加兇狠的碳纖維車身套件。 擎天柱:西部之星5700XE 與大黃蜂在這五部中一直沿用雪佛蘭Camaro不同,擎天柱的車型有所變化,前三部原型車為彼得比爾特389,第四部原型車改為西部之星5700XE,但根據擎天柱的英文名“Optimus Prime”,故又名為西星5700OP。在第五部中,擎天柱依舊采用西星5700XE,并在外觀上延續了經典的火焰涂裝。 十字線:科爾維特C7 Stingray Coupe 十字線也是博派中的老將了,在《變5》中,十字線的原型車為科爾維特C7 Stingray Coupe,黃貂魚的造型設計十分個性,也因此,車迷對其褒貶不一。
電影大黃蜂的評分在豆瓣上面只有7分,這算是變形金剛系列電影里面評分比較普通的一部電影。但是大黃蜂這部是作為獨立電影上映的,主要是以大黃蜂為主角來進行,整部劇可圈可點,但是我個人認為還是更喜歡變形金剛系列的電影。 首先,在電影特效方面,大黃蜂電影明顯少了很多,讓人感覺少了很多震撼的場面,多了些少女感,可能這部電影想要多收割一些女性的群體去觀看。但是我認為既然來看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當然是對它的特效和場景充滿了期待的。 其次,這部大黃蜂主要的賣點就在于情懷,但是情懷也是通過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堆積起來的,情懷當然是值得回味的,但是并不能夠一味的只賣情懷,一次兩次可以,第三次觀眾就不會買單了。 另外就是這部電影把威武的大黃蜂好像變成了寵物一樣,雖然多了點蠢萌的感覺,但是和我們心中的英雄大黃蜂形象還是差了很多,這是很多變形金剛迷不能接受的一點。
《大黃蜂》或許是“最不像變形金剛的電影”,但卻可能是“最好看的變形金剛電影”。 好萊塢片商挖掘大IP的商業價值是很有一套的,先是打造IP宇宙拍系列電影,幾年出一部既沉淀觀眾的思念情懷又給大場面大制作留出充分雕琢時間,但觀眾總會有審美疲勞的一天,為了IP不斷煥發新活力,會拓展宇宙推出衍生電影,拍外傳、拍角色獨立電影,漫威和DC的超級英雄、星球大戰、星際迷航都走了這條路子,《大黃蜂》之于變形金剛系列也是如此。 從2007年的《變形金剛》到2017年《變形金剛5:最后的騎士》,五部都在中國大陸公映了,但豆瓣評分每況愈下,從第一部的8.2分到第五部只有4.9分了。片商不會坐以待斃,于是推出衍生電影。 《變形金剛》里的角色最有名的應該是擎天柱,但他正氣凜然,是正義領袖,性格比較單一,而大黃蜂卻是最圈粉的,他小巧、熱情,喜歡冒險,還喜歡說俏皮話,專業技能方面他是優秀的特工,性格方面是幽默暖男,非常適合單獨立傳,率先拍成獨立電影。 《大黃蜂》的時間線設定在上世紀80年代,所以畫風必然要主打復古風潮,那時變形金剛正是橫空出世的黃金十年,所以片中出現了很多變形金剛G1體系經典動畫形象以及著名的賽博坦大戰,“情懷牌”是很厲害的殺器。劇情方面是以大黃蜂和少女機械師的人機互動為主線,不再徒有冷峻,而是非常有溫度,在變形金剛招牌的酷炫打斗之余增加了情感元素,有全球通行的青春、熱血和成長。 此前變形金剛電影口碑斷崖,就是被詬病故事性太差沒有戲劇張力,人物成了平面符號,沒什么血肉,只剩下汽車人和巨無霸咔咔咔哐哐哐,但現在的觀眾都被各種大片轟炸過了,什么大場面沒見過,爆米花商業片也得講好一個故事才行。 總而言之,《大黃蜂》是變形金剛系列自我救贖之作。
變形金剛一直是我們這一代人童年的代表,相信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不會對這些炫酷的外形機器感到陌生。 《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一直是普通人們對“好萊塢電影”、炸裂特效的直接印象。對這種類型電影的印象,自從在2007年邁克爾貝開啟《變形金剛》真人電影的時候,仿佛就已經慢慢成形。 《大黃蜂》只是變形金剛宇宙中的一個外延作品,導演是塔拉維斯·奈特。剛聽名字也許比較陌生,還是看看他的作品比較好。 2005年-2014年,他先后擔任動畫電影《僵尸新娘》、《鬼媽媽》、《通靈男孩諾曼》、《盒子怪》的美術設計和制片人 。2016年,執導的定格動畫電影《魔弦傳說》上映 。 看過這些動畫電影的同志們,相信不會對他參與制作的電影質量感到懷疑。而這部《大黃蜂》也是他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有人開玩笑說,如果他這部電影失敗了,就不得不回去繼承千萬家產。 看過爆炸貝執導的《變形金剛》的朋友,一定會對他的電影風格和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基本就是:變形金剛來到地球,大反派的各種陰謀。男主人公生活失意,女主人公性感溫柔。命運交織互相幫助,男主舍命拯救地球。 不過變形金剛的噱頭一直都不是劇情,而是場面:巨大的爆炸、炫酷的變形、精彩的特效、酣暢的打斗,這才是觀眾們買票進電影院的巨大動力。 《大黃蜂》顯然也沒有避開這種套路,但是其內容和邁克爾貝相比,還是有了很多的閃光點。 新瓶裝舊酒,老套路不落后 電影故事分開兩條線:電影開始,賽博坦星戰火繼續燃燒,汽車人背水一戰。為了保護汽車人,擎天柱派大黃蜂去往地球建立基地,為汽車人重整旗鼓做準備。 到這里,變形金剛基本故事線已經完結了。第二部分就是女主失去父親后不能接受新的家庭,為了得到自己的車子,和家庭的矛盾不斷。 導演接下來做的,就是想辦法把兩個“人”的命運交織在一起,這種套路對觀眾來說,簡直太熟悉,已經不新鮮了。 但是,導演的閃光點,藏在了電影的其他部分,不知道觀眾們有沒有發現。影片里的一個角色,相信喜歡看wwe的觀眾,看到他時一定驚喜,甚至腦海中會想起bgm,這里我就不說了啦,因為“you can't see me !” 汽車人該有的的樣子 還記得2007年《變形金剛》電影剛出的時候,很多觀眾吐槽,電影完全毀了他們的“經典”。因為里面變形金剛形象,和動畫中的大相徑庭,根本稱不上是變形金剛。 十幾年過去后,我們知道,隨著設定慢慢被觀眾接受,那一部現在已經成為了系列電影的經典。但是很多人心里一直沒有得到平衡,因為那種樣子的“柱子哥”,永遠都不會是他們心中的擎天柱。 這一次,《大黃蜂》給了那些“頑固”的真愛粉一個可以歡呼的舞臺。電影中相當還原了擎天柱在動畫中的形象,大黃蜂的大小和比例也得到了調整,最重要的是車型,從雪佛蘭科邁羅肌肉跑車又變回到了大眾的甲殼蟲,相信很多真愛粉觀眾僅僅因為這個改變,也會乖乖掏錢去看。 還有帥氣的大哥,雖然戲份少,但是個一出場就讓人感到心安的存在。另外反派的設定也很新穎,三變金剛聽起來就很酷炫掉渣天對不對? 這部大黃蜂其實還有很多鏡頭致敬第一部的鏡頭,比如大黃蜂方向盤汽車人的標志,還有最后大黃蜂變成的科邁羅。 這一次,女人也能拯救世界 《大黃蜂》這部電影完全把人類的主角選擇成了一個女性,這其實也是導演非常精彩的安排。 相比較而言,變形金剛選擇男性角色其實更容易突出一種英雄的感覺。正如許多人的固有思想一樣,男人永遠拯救世界,然后保護自己的女人,最后結尾深情接吻大結局。 但是這一次,變相金剛的女人拯救了世界,男主是大黃蜂,男二小伙完全打醬油,關鍵是導演還特別在影片中強調了這一點。 18歲的少女可以拯救世界,不是在日本的熱血動漫里,而是在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系列中。為何? 一方面,現在很多電影已經開始形成強調女性作用的一個趨勢,就比如漫威和DC里就有不少女英雄,就連超人也不再僅僅局限于男性。這是文化的一種趨勢,也是受到了社會變遷和觀念的影響。 再者,男性拯救世界已經太普遍了,沒有新意的情節只會加劇電影的趨同。 還有一點我認為最好的理由,在變形金剛這種題材的電影中,打斗太多,需要一個元素去融合電影中“堅硬”的成分,更好的去表達情感。在《大黃蜂》這部電影里,女性的情感變化更為柔和強烈,況且還有什么比一位18歲少女的眼淚更打動人的呢? 另外,大黃蜂作為本作的主角,其實相當于男主了,不必要再安排一位男主來弄得“激情滿滿”,當電影中女主被 約翰塞納 推到地上時,大黃蜂突然發怒,找回了自己的記憶,并且帥氣地變身砍斷鐵鏈,雙眼變紅將賽納一掌打飛,這不就是最好的英雄救美的情節嗎?足夠挑起影院女性觀眾的公主夢想了。 大黃蜂變成“大黃狗” 這一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很有趣也很精彩的部分恐怕還是大黃蜂的“萌化”。以前大黃蜂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絕對沒有這么強烈的“萌力”。 這部電影里,大黃蜂因為戰斗失去了聲音和記憶,所作所為表現的特別呆萌,仿佛是女主飼養的一只金毛犬。他害怕時會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樣蹲在墻角,被女主摸頭時,閉上眼睛享受的樣子,簡直就是一頭小狗。還有做了錯事時,他也會發出特別委屈的聲音,就連那奇特的理解能力,也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的很多細節都可以表現大黃蜂的呆萌性格,一個比較明顯的地方是,當他坐著讓女主檢查自己的聲帶的時候,會慢慢地搖動自己的小腳,真是讓人感情泛濫。 拳拳到肉,動效十足 之前的變形金剛金剛電影打斗固然精彩,可是這次看得《大黃蜂》,讓我有了新的感覺。大黃蜂的行動不可不謂靈活,和敵人打架的一招一式都十分熟練和精彩。 每一次打擊,我的耳邊仿佛都能聽到機器崩裂的聲音,確實讓人看了大呼過癮。之前變形金剛的系列打斗,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擊殺時的慢動作。但是這一次,死亡的干脆利落,感受依然震撼。 遲遲卡卡遲遲 變形金剛最精彩的不是變形就沒有看頭了。還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次看柱子哥變形的震撼嗎?身體的每個零件的變化,導演都讓鏡頭繞著他慢慢欣賞。 這一次,變形的次數也很多,角度也各有不同,甚至出現了半體變形。有沒有細心的觀眾,可以數出來變大黃蜂一共變形了多少次呢? 當然,讓人期待的還有反派的三種變形方式,除了炫酷我找不到第二個詞匯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