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2023-05-01 02:07: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2~3月齡的幼犬,每天喂4~5次,每只幼犬日量標準是瘦肉200克,奶300克,蛋1個,大米250~500克,蔬菜250~300克,食鹽3~5克,并補給適量的魚肝油,骨粉等。如有條件的話可給幼犬一些豬、牛的軟骨吃,但不要喂雞骨頭。 狗吃不慣硬質專用狗糧怎么辦絕大部分幼犬長到2個月大左右就可以吃硬質專用狗糧了。如果幼犬一時還吃不慣,可以用開水、牛奶或湯先泡軟后再喂它們。 怎樣判斷喂食量是否合適每只狗的食量大小并不完全一樣,剛開始可以喂得稍多一些,再視吃剩的食物多少判斷喂食量是否過遠多。可以隨幼犬長大的過程慢慢增加喂食量。喂食量應該根據幼犬的進食狀況,大約3個星期調整一次。 擴展資料:訓練培養(yǎng): 幼犬從斷奶到4個月齡,一般不要讓它們外出,以免感染上傳染性疾病,最好給它們買一些玩具玩耍和啃咬。長到6、7周大時是訓練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犬正處于好玩也好訓練的時期,訓練培育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犬將來的聰明程度。 訓練犬在固定的地方拉便,各種動作如站立、過來、坐下、握手、直立行走、不要亂叫等在這一時期較容易訓練成功,若這一時期訓練培育搞好,以后就好訓練多了,訓練時必須帶項圈,由主人拉著親自訓練,但必須要掌握訓犬的基本方法和原則,要做到訓練犬有信心、耐心、狠心“三心”。
養(yǎng)京巴犬的時候,要多注意狗狗的皮膚護理和飲食健康。
京巴犬屬于長毛狗,毛發(fā)比較長,也有點多,所以每天梳毛是必須的,不然就會打結了,但是家長不需要給它做額外的美容護理,它們是不需要剪毛的。
京巴犬的體型不大,也不挑食,反而有些貪吃,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歐冠狗糧等包裝上的建議表格,安排好它每天的喂食量,偶爾給它吃點水果蔬菜。
而且京巴犬的性格非常好,這種狗狗十分活潑好動,特別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耍。不用擔心它跟家里人相處不愉快。
記得好好訓練狗狗,及時帶狗狗去打疫苗、做體內外驅蟲,注意狗狗的身體健康,讓狗狗健康成長發(fā)育。
幼犬的生活要有規(guī)律。喂食要定時、定量,營養(yǎng)要平衡。不能讓幼犬養(yǎng)成挑食的壞毛病而導致營養(yǎng)失調。要注意防止維生素過多癥(特別是維生素A或D)或鈣質缺乏癥。小狗不宜吃得過飽,一般7~8分飽就可以了。嚴禁喂食變質食物,每次喂食最好將食盆洗凈,這樣可防止拉稀或食物中毒。
要密切注意觀察幼犬的大小便狀況,判斷是否正常。
大便次數一般隨犬齡而變化。1月大犬每天數次,到2月大時平均每天3次左右。大便的次數同食物的種類有關:如喂食肉類加米飯時,糞便量和次數就少些;喂食的淀粉性食物多時,次數和量就比較多。要注意幼犬大便的顏色、氣味和有無蟲體等。正常糞便呈條狀,軟硬適度,通常呈微黃色。但也受食物的影響,如肉食多或喂些肝臟時,糞便一般發(fā)黑。
小便次數也隨犬齡而變化。1月大犬,約2小時一次, 2月大犬每天約5~6次。尿呈淡黃色且清亮透明為健康。早晨第一次撒尿,顏色稍深些,但要是發(fā)現尿液顏色一直較深,就要懷疑是否生病,最好到動物醫(yī)院進行檢查。
每月最好到動物醫(yī)院進行一次體檢,化驗大、小便,必要時驅除腸道寄生蟲。注意:要找信譽好、設施條件好的動物醫(yī)院。
幼犬怕冷,因此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都要注意作好幼犬的保暖工作。
不要讓幼犬的腹部長時間著地,這樣易著涼,引起拉稀或感冒。
不管是小型犬還是在型犬,在5個月以前都不宜牽到馬路上散步。由于幼犬的骨骼未發(fā)育完全,長時間走路可導致四肢骨變形;同時在外面又極易感染疾病。可以在室內或庭院進行適當玩耍、運動。當太陽光不是太強烈,室外溫度不是太高時,幼犬曬曬太陽,進行日光浴,有利于骨骼生長。
2個月大的幼犬,應當可以開始進行良好習慣的教育了。首先給犬仔起個好聽的名字,經常叫它的名字,讓她知道這么叫就是叫她, 建立起條件反射,使其招之即來。定點大小便的習慣教育也可以開始了。雖然4個月大之前的幼犬還不會憋小便,有尿就尿,要到4個月時,才能撒大泡尿,但可以逐步教它了。
預防注射非常非常重要!!!
出生后2個月時,從母體帶來的抗體已幾乎消除,此時各種病毒性疾病有可能發(fā)生。 因此,最為重要的是先接種犬瘟熱、犬細小病毒和傳染性肝炎等疫苗。疫苗注射后大約2周才能產生抵抗力(抗體)。在2個月左右時,如果還未能接種疫苗,又正當疫病流行或有可能被感染時,可以直接注射抗該種病毒的血清,直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待2周后再接種疫苗。
3個月大幼犬的健康護理
這時可以對小狗進行些基礎教育了。事先要讓他養(yǎng)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小狗進食時特別是吃狗糧時常常邊吃邊玩,如果發(fā)現它在進食時突然停下來去玩,馬上把它的食盆取走,并讓它看到,一定等到下一次喂食時再讓它吃,這樣幾次下來,一般它會變乖了。若她乖乖吃食,可以予以各種表揚。但教育時一定要態(tài)度溫和,不可過度責罵。
3月齡小狗喜歡從地上亂撿東西吃,有時意想不到的東西也吃進它的胃內,如鈕扣、小石子、針、釘子和塑料等。這些異物易損傷胃乳腸粘膜或造成腸梗阻。
當發(fā)現小狗有劇烈嘔吐與腹痛時,應考慮進行X光檢查,如確定為梗阻時應及時采取手術等措施,否則會危及生命。重要的是及時糾正亂撿東西吃的習慣。
排泄訓練要逐漸開始,一般一天喂食3次,大便也常是3次左右。小狗有時由于過分高興或恐懼而撒尿,這是感情豐富或神經質的表現,一般難以控制,但到成年后可自然消失。主人要注意觀察其規(guī)律,對其正常的大小便處予以定點。
在2月齡注射疫苗后,由于機體免疫機制發(fā)育尚不完全,產生的免疫力不足,需進行重復注射,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3個月大的小狗,必須進行狂犬疫苗注射。
吃幼犬狗糧,奶糕,以及狗奶粉
幼小的京巴狗在剛出生的大部分時間內都是睡覺,然后餓了吃奶。
要保證幼犬有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維持身體的成長,家長就應該為京巴母狗準備更多營養(yǎng)豐富,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
即滿足母狗身體的需求,同時也保證幼犬有足夠的營養(yǎng)供給。
每天給他準備足夠的白開水,千萬別吃巧克力、蔥、蒜、牛奶、雞骨之類的東西,尤其是巧克力和雞骨,十吃九掛。
注意他的衛(wèi)生,要定期吃驅蟲藥,打預防針,京巴是長毛狗,給他洗完澡后一定要先擦后吹,要不會得皮膚病的。夏天時可以考慮把他剪成“光豬”。
跟其他狗接觸時一定要避開那些有犯罪前科的狗狗。
一般來說,給幼犬洗澡應該是2個月以后的事情,而且應該給狗狗接種疫苗兩個星期之內在洗澡。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京巴小的時候就應該訓練它在固定場所大小便,在固定的地方飲食、睡覺。
讓寵物狗能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和家人和諧的相處在一起。
在犬的一生中,幼齡時期是生長發(fā)育最快,可塑性最大,也是發(fā)病和死亡數最多的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飼養(yǎng)管理要求最高,我們必須了解幼犬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和生理特點,給以科學的飼養(yǎng),再配合相應地管理和鍛煉,加速幼犬的生長和發(fā)育,以獲得所需品種的優(yōu)良仔犬。
在犬的一生中,幼齡時期是生長發(fā)育最快,可塑性最大,也是發(fā)病和死亡數最多的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飼養(yǎng)管理要求最高,我們必須了解幼犬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和生理特點,給以科學的飼養(yǎng),再配合相應地管理和鍛煉,加速幼犬的生長和發(fā)育,以獲得所需品種的優(yōu)良仔犬。
(一)新生仔犬的飼養(yǎng)
—— 仔犬一生出來,立刻會吸奶。應讓仔犬躺在母犬身邊,以便吮乳。如果一胎生仔較多,應將最后生出的仔犬(通常體質瘦小、較弱)放到后兩對奶頭上吮乳,反復數次后,每只仔犬就會有固定的奶頭。要讓初生仔犬吃到足夠的初乳,因為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還含有較高的鎂鹽、抗氧化物及酶、激素等,具有緩瀉和抗病作用,有利于胎便的排出;初乳的酸度較高,有利于促進消化道的活動;初乳中的各種營養(yǎng)物幾乎可全部吸收,這對增強仔犬體質,產生熱量維持體溫極為有利。更值得一提的是,初乳中含有母犬的多種抗體(母源抗體),使仔犬獲得抗病能力,因此,應盡早地(0.5~1小時內)讓新生仔犬吃到初乳。 新生幼犬突然離開母體子宮和外界接觸,這時,溫度及肺呼吸是最大的差別。初生仔犬的體溫較低(生后1~2周內體溫是34.5~36℃〉,也無顫抖反射,完全依賴外部的熱源(如母體)來維持正常體溫,因此,必須保溫(1周內死亡的仔犬因寒冷所致的約占50%〉。到6周齡時,仔犬已有顫抖反射和自己調節(jié)體溫的功能,眼睛在10~16日齡睜開,耳朵在15~17日齡張開,呼吸頻率加快,這些都有助于促進和保持較高的體溫,從2~6周齡,體溫上升到36~39℃,4周齡以后接近成年體溫。 要加強對仔犬的監(jiān)護,防止因母犬擠壓、踩踏、遺棄和饑餓(奶水少不讓仔犬吃食)而造成仔犬死亡。有的仔犬剛生下時就不會呼吸及叫喚,即出現假死現象,此時可將頭部向下,左右搖擺犬體,用吸球吸出仔犬口鼻內的羊水,用酒精棉球擦拭鼻孔粘膜及全身,并輕輕地有節(jié)律地按壓胸壁,通常用人工呼吸持續(xù)3~4分鐘后仔犬就能開始自行呼吸。此時,將仔犬放入39℃溫水中,洗去身上的穢物,再用毛巾擦干,放入保溫箱即可。
(二)幼齡犬的飼養(yǎng)
——幼齡時期是生長發(fā)育的主要階段,身體增長迅速,因而必須供給充足的營養(yǎng)。一般出生后頭3個月主要增長軀體和體重,4~6個月主要是增加體長,7個月后主要長體高。因此,應按不同的發(fā)育階段,配制不同的日糧。斷奶后的幼犬,由于生活條件的突然改變,往往顯得不安,食欲不振,容易生病,這時所選的飼料要適口性好,易于消化。3個月內的幼犬每天至少 喂4次。對于食欲差的犬可采用先喂次的,后喂好的,少添勤喂的方法。先次后好可保持犬的食欲旺盛,少添勤喂可使犬總有不飽之感,不至于厭倦、挑食。4~6月齡的幼犬,食量增大,體重增加很快,每日所需飼料量也隨之增多,每天至少喂3次。6月齡后的犬,每天喂2次即可——幼犬的食譜,應先按原犬主的食譜喂,逐漸轉換。對3個月以內的幼犬應喂以稀飯、牛奶或豆?jié){并加入適量切碎的魚、肉類以及切碎煮熟的青菜。為了降低飼料成本而又不影響幼犬的營養(yǎng),可將豬、牛肺臟之類的臟器煮熟切碎后,與青菜、玉米面等熟食混勻后喂犬,這樣既經濟,犬又愛吃。 有些人認為,如給犬全部喂肉類,可使犬長得健壯,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全吃肉類不僅不能使犬健壯,反而因消化不良,難以吸收而使多數犬發(fā)生腹瀉。肉類中蛋白質雖多,但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腆較少,同時肉類中鈣少磷多,長期吃肉,易造成幼犬體內因鈣、磷比例失調而骨骼形成障礙,易于斷裂或出現肢行,對大型犬如大丹犬等更不宜過早喂以多量肉類,否則可能引起前肢彎曲。 幼犬制飼養(yǎng)中,水是絕對不可少的東西,應經常放一盆清水于固定的場所,以便它在吃食及運動前后任意飲用。如果犬從小能飲足夠的清潔水,就可使其發(fā)育正常,胃腸健康。尤其在夏秋季節(jié),天氣炎熱,體內水分蒸發(fā)很快,特別是愛活動的幼犬,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常易引起組織內缺水,甚至引起脫水而影響犬的健康,最好在每次日常運動后,讓犬喝些葡萄糖水。(1~2湯匙葡萄糖粉,加入適量的清潔水)。 <幼犬的飼養(yǎng)中應補充鈣粉和維生素,這對牙齒和骨憾的 生長都是必需的。尤其是骨架較大的純種犬,如拳師犬、大丹犬等,幼犬時期更需要鈣質。通常1歲以下成長中的幼犬,每日補鈣粉的量為每2千克體重約需1茶匙鈣粉,隨著年齡的增長,應按比例增加鈣粉的劑量。至1歲后,由于犬已進入成熟期,牙齒和骨憾的生長已趨穩(wěn)定,鈣粉的需要量相對減少,其用量為每4.5千克體重,每日約需1茶匙鈣粉即夠。但每日應有適當量的室外運動,經過紫外線的照射,以便于鈣質的吸收。鈣粉太多反而有害無益. 在飼養(yǎng)管理上,幼犬要比成年犬需主入傾注更多的精力,要特別防止少數幼犬霸食暴食,使其他幼犬吃不飽、吃不著。每日每只犬的食量應隨犬的大小而定,這要靠飼養(yǎng)者的觀察確定。一般來說,從犬采食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其飽或饑的程度來。如果犬采食迅速,大口吞咽,說明食欲沒有問題;采食后,食盆中剩留飼料,表明喂多了,可能過飽;如果犬在空的食盆上繼續(xù)用舌頭舔,或用期待的眼光望著主人,說明沒有吃飽。對幼犬不宜喂得過飽,以七八成飽為最好。另外,由于幼犬胃腸道尚在發(fā)育過程中,更應注意衛(wèi)生,以防發(fā)生胃腸病 。
具體過程:
飼喂與離乳:
正常情況下,一窩幼犬由母犬哺乳到3-5周齡,3周齡后,可用碟子盛一些牛乳或母乳讓幼犬學習自碟中舔食以補充營養(yǎng),如此可避免營養(yǎng)不足發(fā)育受阻,減少母犬負擔。
自母犬離乳:
幼犬快滿三周齡時,可開始給予教槽食料,商品化教槽料依說明使用。也可自行配制,其方法為牛奶添加嬰兒用谷類食品混合后置于碟子,將幼犬帶到碟子,以手指沾一些放入幼犬口中,一天兩次,以后幼犬即會自行進食。給予教槽料時,有些情況下,須將母犬帶開,以免母犬干擾幼犬進食。當幼犬習慣自碟子采食后,可逐漸增加飼喂量以及增加到一天三或四次,此后可給予肉類食品。若給予鮮肉(因肉類缺乏鈣質)需添加一些骨粉,以維持營養(yǎng)平衡。輪流使用各種品牌幼犬罐裝食品,成犬之罐裝肉食也比鮮肉好,但是還是要添加一些骨粉。
幼犬發(fā)育生長快速,每天要比成犬多喂幾次,若母犬乳汁充足,哺乳情況良好,不要急著離乳,但若已到5周齡則應按照上述步驟進行離乳,6周齡幼犬已不需要母犬哺乳。
發(fā)育中成犬之喂食:
幼犬到達12周齡時,改為一天喂3次,一直到6個月齡,以后減為一天喂兩餐到9個月齡,此后可隨個人或環(huán)境維持一天喂一餐或兩餐。
一般而言,小型犬(尤其是玩具犬)以一天進食兩餐為宜。
正確的進食習慣:
不要讓你的犬只成為挑食者。
當給幼犬喂食時,放入食物后,將犬只帶到食物處,保持安靜,讓犬只進食,20-30分鐘后將食盤與殘留食物帶走,殘余食物可存放冰箱,下一餐(加熱、加料)再喂。
人工養(yǎng)育幼犬:
一般而言母犬會自動照顧新生幼犬,下列特殊情況需要人工養(yǎng)育:1.孤兒、2.衰弱、3.生病、4.早產、5.被母犬排斥、6.無法由母犬哺育。人工養(yǎng)育包括奶瓶喂乳,清洗身體,刺激排便及保溫。
人工養(yǎng)育健康幼犬:
可直接使用代乳品(有現成商品),以家用攪拌器調制代乳粉,每天調制新鮮代乳汁,存放于冰箱、飼喂時加溫到38℃。
人工養(yǎng)育衰弱幼犬:
代乳品對衰弱幼犬可能太濃,可將牛乳2份加1份的水稀釋后再添加約10公克葡萄糖后滴入人的嬰兒維他命兩滴,加溫到38℃再喂食,每兩小時喂一次。
衰弱幼犬每次進食量甚少,每次喂食可能耗費半小時,衰弱幼犬若無法進食,將迅速衰竭而死亡。可試將乳汁滴入幼犬口中,若尚無法進食,交給獸醫(yī)處理。
人工養(yǎng)育幼犬可否交還給母犬哺乳:
有些比較緊張或神經質母犬若它的幼犬被干擾或有輕微的變動,它會完全排拒幼犬,或不斷的清理與舔被人工養(yǎng)育與碰觸過的幼犬,一直到把幼犬咬死,甚至吃掉。一頭衰弱或曾被母犬排斥的幼犬,最好人工養(yǎng)育,不要再送回給母犬。
有些母犬喜歡有人幫它照顧幼犬,哺育期間人類應盡量不要碰觸幼犬,若必需碰觸幼犬,請勿用肥皂或清潔劑洗手,以免味道留在幼犬身上,最好先抱或接觸母犬,再抱幼犬,如此可掩蓋或混淆留在幼犬身上人的味道。
人工養(yǎng)育早產幼犬時,最好與母犬一起做,一方面可刺激母犬泌乳,另一方面可盡早結束人工養(yǎng)育,交由母犬哺育。
幼犬之大小便:
母犬在哺乳時,同時會不斷的舔幼犬的臉與身體做清潔工作,也舔肛門等部位,刺激幼犬排大便與小便。排出大小便也由母犬舔食清理,人工養(yǎng)育時,養(yǎng)育人要模擬母犬的動作,清理幼犬沾在臉部與皮毛上的乳汁及污物,擦洗肛門,刺激幼犬大小便。
便秘:
幼犬飼喂母乳代乳品時易發(fā)生便秘,可用玻璃棒或溫度計涂上凡士林或礦物油插入肛門,潤滑糞粒,也可將幾滴礦物油或葵花油加入喂飼的代乳品中直到便秘改善,若超過一天以上便秘未改善,交由獸醫(yī)處理。
獸醫(yī)師對幼犬之醫(yī)護:
每一頭幼犬都需要預防注射、驅蟲、檢查牙齒及健康檢查,請與你的獸醫(yī)師保持聯系。
驅蟲:
幼犬可從母犬或乳汁中感染腸道寄生蟲,可將幼犬之糞便裝在紙盒請獸醫(yī)師檢查,若有寄生蟲,則必須驅蟲,一般在三周齡時做第一次驅蟲,每2-3周驅蟲一次,到16周齡。以后在6個月及12個月齡時再驅蟲。
預防注射:
全世界到處都有犬只,都有許多嚴重的犬的傳染病,幼犬必須做預防注射,才能保持健康,預防注射主要項目有:CD、CVH、CL、CP及Rabies等,第一針預防注射在6周齡,第二針約在2-4周以后,你的獸醫(yī)會依據當地犬只疾病流行狀況做適當的調整與安排。
臺灣地區(qū)犬只各種傳染病終年盛行。犬只未完成預防注射者不宜出門或與其它犬只接觸。臺灣常見犬只傳染病有:1.犬冠狀病毒腸炎、2.犬小病毒腸炎、3.犬瘟熱、4.犬副流行性感冒、5.犬傳染性支氣管炎、6.犬傳染性肝炎、7.犬鉤端螺旋體癥。以上這些傳染病都有疫苗可供預防注射,另外狂犬病為法定傳染病,所有犬只都要預防注射。
被動免疫:
未吃母奶的人工養(yǎng)育幼犬請與獸醫(yī)聯系,必要時施打高免疫血清。
長牙齒:
幼犬出生時無牙齒,約在3-4周齡時會有一組小而尖銳的乳齒長出,在4個月齡時永久齒開始長出,此時齒齦會略顯得紅腫。
有些幼犬會有長牙齒癥狀,包括不安、拒食、流涎與嘔吐。會咬硬物。
永久齒未能長出:
玩具犬常有永久齒無法擠掉乳齒而長不出來情形,必要時,請獸醫(yī)師檢查是否拔掉乳齒。
幼犬之新家:
比較適宜將幼犬帶到新家的年齡為6-7周齡,幼犬與人有更多接觸其個性脾氣會更適應新家。據說8-9周齡為“恐懼期”有如人類嬰兒之8個月齡,故避免在此期帶入新家,小型犬或性情不穩(wěn)定品種或家有幼童(家庭會比較吵鬧)者則可延遲到10周齡。幼犬進到新家并無明確的準則。
一個固定睡覺的地方:
幼犬在新家有一固定睡覺的地方可增加幼犬之安全感。
幼犬到新家,它與其父母兄弟姐妹分離,確實需要一個屬于它的地盤,第一張床可用硬紙箱挖洞暫用。
以報紙做墊料,再給一條折合的毯子即可,長牙期過后,幼犬不再亂咬東西,此時再給它一個比較堅固正式的床。
食盤與水盤:
食盤與飲水盤要分開,飲水盤要隨時都有水供應。
領養(yǎng)新幼犬:
領養(yǎng)新幼犬,最好在早上,如此幼犬與你有一整天時間相處,以便熟悉你與新環(huán)境,如此第一晚比較好過。對幼犬而言這一天是大日子,你應盡可能為幼犬多做準備。領走幼犬時最好有人抱著它,以增加犬之安全感,若要開汽車,一般幼犬會暈車嘔吐,請帶報紙、衛(wèi)生紙等清理用品。
拜訪獸醫(yī)師:
幼犬最好先請獸醫(yī)師檢查,尤其是檢查有無先天性疾病。
最適當的時間應是領養(yǎng)后回家之中途,以便發(fā)現有嚴重問題時可即刻送回育種者。幼犬帶回家經過幾天或幾周后再發(fā)現問題,總是令人不舒服。有很多小孩,甚至是大人與小狗相處幾天后,就不易割舍。
拜訪獸醫(yī)師時要攜帶全部證明文件,預防注射證明單,請先與獸醫(yī)師預約,避免幼犬與醫(yī)院的其它病犬有任何接觸機會。
到達新家:
幼犬到達新家后,不可讓小孩過度騷擾幼犬,對幼犬而言這一天太過于緊張與困惑了。
排便訓練:
幼犬到新家后就應讓它排便,從開始就做排便訓練,將幼犬帶到預定排便場所(庭或院角落)鋪以報紙教導在指定地點排便,幼犬每兩小時或餐后都要排便。
第一餐:
此時之幼犬可能每天進四餐,第一餐只給正常量三分之二,幼犬可能興奮、神經質或暈車,幼犬進餐時保持距離,尤其是神經緊張之幼犬。
會見其它寵物:
幼犬第一次會見其它寵物時必需極小心,畜主要在場,具攻擊性動物(尤其是公狗)會氣憤新來的動物。在頭一周要隨時注意幼犬的安全。即使是友好的公狗可能在粗野的游戲中傷害幼犬,社交是必需的。加強訓練幼犬學習其它成犬良好的行為。當犬只逐漸長大,它會建立其社會位階與主導性,當兩只母犬在一起時不會搶主導地位,較大的母犬具有較高位階,當兩只公狗在一起時年輕的公狗會不斷的挑戰(zhàn)另一只公狗的主導地位,也可能發(fā)生打架。
貓:
貓對幼犬一般比較退縮,也會不喜歡幼犬闖入。貓在開頭數周可能逗留在屋外,一直到貓接受家庭的新成員,最后雙方大致相安無事。必要時修剪貓前爪指甲以免幼犬受傷害。
第一晚:
睡覺前,讓幼犬先排便,想家的幼犬睡覺時看不到的你,會不安甚至會哭叫。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不理會,直到幼犬安靜下來,不要因為哭叫處罰幼犬,此時處罰使情況更惡化。另一種方法將幼犬帶到你的臥室睡覺2-3周。此方法會有不良后果,小孩會學你將幼犬帶到床上。
飼養(yǎng)要領
北京犬下毛豐厚,宜每天梳理一次;每天定時戶外運動或隨主人外出散步;牙齒必須經常保持清潔,避免過早脫落。北京犬屬于闊面扁鼻犬,易缺氧,天氣悶熱常會導致呼吸困難,故天氣炎熱時應注意防曬以免中暑。此外,北京大眼球大,外露多,與外界接觸面大,易感染細菌而發(fā)生角膜炎或角膜潰瘍。為防止角膜感染,可用2%硼酸水洗眼,每天或隔天洗1次。
北京犬的飼養(yǎng)護理
在北京犬的飼養(yǎng)管理中,要給予足夠的營養(yǎng)。每天除喂適量的蔬菜、面包、餅干等素食外,還需上、下午各喂一次150-250克的瘦肉。喂小蝦、魚肉也可以。素食中最好加點奶粉、鈣粉和復合維生素研碎的粉末。同時還應給它喝點涼。
犬類是一種動物,它也需要有一定的活動量,以促進血液流通和新陳代謝。所以,主人上街購物或公園散步時,最好也能帶它出去走動走動。
注意清潔衛(wèi)生工作,也是養(yǎng)好北京犬的重要一環(huán)。5—10天,要為它做干洗刷一次;每隔3-4個月為它次澡;在夏天,每隔一星期就應為它洗澡一次。這種犬的毛又長又厚,每天都要為它梳理一次,否則,會纏結成疙瘩能在梳理前撒上點梳毛粉或護發(fā)液,則更合要求。平時應注意不與其他犬混養(yǎng),不和別的犬類打架,否則容易被毛,造成外觀上的缺陷。
北京犬比較嬌氣,抗病和抗御惡劣環(huán)境的能力不強。炎熱的夏天,特別是悶熱的天,它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害病。平時不要讓它在烈日直曬下活動,必要時應為其降溫或移到通風涼爽處去。在天氣忽冷忽熱時,要給予調節(jié),防止受涼患上感冒。此犬在室溫高的環(huán)境中生活,易脫毛,應設法讓它在溫度低些的環(huán)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