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05-01 06:43: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冬至過后,白天會越來越長。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后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冬至飲食注意事項 1、餃子。冬至包餃子、吃餃子是一些地方的習俗了,冬至那天可以吃上一碗滾燙燙的餃子。 2、湯圓。一般吃的湯圓有花生餡和芝麻餡的,吃起來甜甜糯糯的,很好吃。 3、番薯湯。番薯營養成分高,又好吃。冬至是個好日子,煮成番薯湯,甜甜的。 4、羊肉湯。大冬天應適當多吃些溫熱性的食物,冬至吃羊肉湯,暖身。 5、糍粑。糍粑是一種甜食,圓圓的,外表沾點花生碎,又甜又香。
就北半球來說,冬至過后白天會越來越長,但南半球則相反。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即南緯23*26') ,南半球各地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緯度越高的地方,白晝越長,黑夜越短,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地球上距南回歸線越遠的地方,太陽光線越傾斜,獲得的太陽光熱越少。相比之下,此時南半球比北半球獲得的熱量多。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少,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降低。一般北半球12、1、2三個月是冬季,半球是夏季。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 ,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晝越短,黑夜越長。冬至是一年里太陽最偏南的一天,是太陽南行的極致。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范圍最廣的一天。 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他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區來說,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而正午太陽高度也僅有26°42'。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半球少了約50%。至過后,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并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原因 冬至日這一天,在地理學上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因此對于處于北半球的我們來說此時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區而言,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而太陽高度也僅有26°42'。冬至過后,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 冬至過后,太陽直射逐漸向北移動,白天逐漸變長,直到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周而復始。而對于南半球的人們來說則正好相反,我們在寒冷的冬季之時,他們則正好處于炎熱的夏至,冬至日的南半球是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