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視頻教程網(wǎng) > 熱點資訊 > 正文

        山體滑坡安全:揪心!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4人已失聯(lián)6天,地質(zhì)人野外工

        發(fā)布:2021-11-27 13:23: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wǎng)


        11月13日,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diào)查中心4名隊員從云南普洱市鎮(zhèn)沅縣進入哀牢山腹地野外作業(yè)后失聯(lián)。截至11月19日,相關人員已經(jīng)失聯(lián)6天。

        現(xiàn)場搜救視屏


        僅帶一天干糧,未攜帶衛(wèi)星手機

        11月18日,鎮(zhèn)沅縣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13日9時許,4名失聯(lián)隊員進入哀牢山野外作業(yè),計劃于13日下午或14日上午下山。因此,他們僅帶了一天的干糧,并且未攜帶衛(wèi)星手機,但他們沒有在預定的計劃時間內(nèi)下山,直到11月15日,警方接到報警,鎮(zhèn)沅縣有關部門開始搜救。

        據(jù)極目新聞發(fā)布的最新消息,18日晚21時,記者從一位參與搜救的村民處了解到,目前已發(fā)現(xiàn)失聯(lián)人員的行蹤,找到疑似失聯(lián)人員曾砍過的樹枝,搜救工作持續(xù)進行中。




        千人搜救,危險重重

        據(jù)央視報道,接報后,鎮(zhèn)沅縣委高度重視,立即成立“11·15”失聯(lián)人員救援指揮部,組織各級各部門相關人員,共投入搜救人員1000余人次、車輛110余輛、衛(wèi)星電話14部、無人機5架、直升機2架及相關物資、技術裝備全力開展搜救。



        但由于失聯(lián)地位于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山形陡峭、樹木茂密、溝壑縱橫,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環(huán)境十分復雜,加之連日陰雨大霧,給搜救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


        此外,鎮(zhèn)沅縣者東鎮(zhèn)村民李先生告訴極目新聞,哀牢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里面經(jīng)常有野熊、野豬等野生動物出沒,李先生很擔心失聯(lián)人員的安危

        公開資料顯示,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為云嶺向南的延伸,是云貴高原和橫斷山脈的分界線,起于大理州南部,止于紅河州南部,長近千公里。

        哀牢山自然保護區(qū)是全國最大的原始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區(qū),森林覆蓋率85.1%,最高海拔3156.9米,以保護亞熱帶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黑長臂猿、綠孔雀、灰葉猴等珍貴野生動物為目的。哀牢山自然保護區(qū)范圍涉及云南省3個州(市)6個縣(市),在普洱市鎮(zhèn)沅縣的有13.5萬畝。


        網(wǎng)友:愿平安

        此事經(jīng)多方媒體報道以后,也引起了網(wǎng)友們的廣泛關注,牽動著廣大網(wǎng)友以及地質(zhì)工作者和家屬的心,紛紛為失聯(lián)人員發(fā)聲祈禱。






        野外地質(zhì)工作,這份安全指南請收下

        (該指南來源桔燈勘探微信公眾號)

        長年在野外奔波、風餐露宿

        對于地質(zhì)工作者而言,

        經(jīng)常會面臨野外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

        和不可預估的各種突發(fā)情況...

        野外地質(zhì)工作到底該如何遠離危險,

        更好的保護生命安全?

        這份安全指南請收下


        野外工作基本要求

        1. 確保自身身體情況。患有心臟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高血壓等嚴禁進入高原地區(qū)、低氣壓地區(qū)工作

        2. 進行野外地質(zhì)工作前,要進行安全生產(chǎn)規(guī)章制度和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培訓,具備相應的防護、自救、互救應急基本技能(急救包、食品、飲用水、火柴等)。

        3. 配帶能滿足實際需要的通訊裝備,明確聯(lián)絡事宜(GPS、衛(wèi)星電話等)。

        4. 帶好野外工作個人防護裝備(野外工作服,登山鞋、太陽帽等)

        5. 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每日出發(fā)前,應當了解當天的天氣情況、行進路線及路況、作業(yè)區(qū)的地形地貌、地表覆蓋等情況。

        6. 在山谷、河溝、地勢低洼地區(qū)或雨季作業(yè)應當做好防汛抗災工作。雷雨時,應當盡量避開山脊或者開闊地、峭壁和高樹。雨雪剛停止時,嚴禁立即在滑坡、狹隘的山道、懸崖、雪坡、冰川坡以及其它危險地段作業(yè)和行走。

        7. 進入危險地區(qū)從事野外地質(zhì)調(diào)查工作,應由有經(jīng)驗的人員帶領,并制定安全保障措施。不論何種情況,不能單獨外出作業(yè)。

        不同專業(yè)區(qū)域野外勘查注意事項

        1、山區(qū)(雪地)

        配備登山、雪地裝備,遇大霧、大雨、雷電來臨等情況下,應立即停止作業(yè)和行進,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上、下陡坡、懸崖、峭壁,應當采取長距離的“Z”字型路線行進。

        兩人以上行走距離應在視線之內(nèi)。

        在積雪、懸崖、碎石堆積地段及不穩(wěn)定巖石分布的峽谷中行進,應防止產(chǎn)生大的震動、聲響。

        在野外行進,應做到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以防摔跤和墜崖。


        2、林區(qū)

        隨時確定自己的方位,與同行人員保持聯(lián)絡,作業(yè)路線上留下標記。

        進入林區(qū)要時刻注意防火,不要吸煙。生火時看清風向、風速,選擇在下風處生火,離開時,切記熄滅殘火。

        當林區(qū)出現(xiàn)火災預兆(煙味、燒焦味、野獸和鳥類向同一方向奔跑和飛馳、煙霧等)時,應當迅速尋找并撤離到安全地點(林中曠地、河邊等)。

        進入林區(qū),應穿戴好防護服裝,一要防止寒帶森林中(多蛇)、潮濕密林中(多蚊蟲)有害小動物的叮咬。二要防止感染森林腦炎、接觸性皮膚過敏癥。

        提前向當?shù)厝罕娏私庾鳂I(yè)區(qū)域地形,有無陷阱、夾具等危險。


        3、高原地區(qū)

        初入高原,要避免劇烈活動,乘車上、下山,途中應當分段停留,嘴應盡量作咀嚼吞咽的動作,以平衡體內(nèi)外氣壓。

        在空氣稀薄或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qū)作業(yè),應配備氧氣袋(瓶),減少工作時間,減輕負重。

        野外步行作業(yè),要佩戴風鏡,雪山、冰川地區(qū),應采取防雪盲措施。夏季光照強烈時,應防止中暑和高原性唇炎及日光性皮炎發(fā)生。

        在雪線以上高原作業(yè),應當配備防凍裝備及藥品,在溫度低于-300C時應當采取防凍措施或停止作業(yè)。

        多食用高糖、多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食品。飲食應當適宜,禁止飲酒,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和上呼道感染。


        4、沙漠、荒漠地區(qū)

        所有人要配備寬邊遮陽帽、護目鏡、指南針、防曬和消毒藥品。

        了解工作地區(qū)水源情況,熟知沙塵暴等防護措施。

        備有足夠的飲用水,并合理飲用,出發(fā)前、歸營后多飲水,作業(yè)和行進中少飲水。

        作業(yè)過程中,隨時利用周邊景物確定自己的位置。

        氣溫38℃以上高溫時,且沒有降溫設施的情況下,應停止作業(yè)。工作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


        5、沼澤地區(qū)

        集體統(tǒng)一行動,并由經(jīng)驗豐富的人引路。工作時應頭戴黑色絹網(wǎng),手戴皮手套,扎緊工作服袖口和褲腳,預防毒蟲叮咬。

        查清地貌和植被,確定危險區(qū)。用樹枝、竹竿、木板等鋪成道路,通過危險區(qū)域。

        腳踏實地,嚴禁竄跳;遇泥潭沼澤,嚴禁腳跟腳行走。

        陷入沼澤時,應當橫握手中木棍、竹竿等,或者抱住濕草,保持冷靜,不驚恐亂動。救護者應當站在穩(wěn)定的地方,通過木棍、竹竿、繩索等救出遇險者。

        能見度不足時,禁止進入沼澤地區(qū)。

        每日工作返回營地,應及時做好皮膚衛(wèi)生保健,防止皮膚潰爛。

        6、巖溶發(fā)育地區(qū)及舊礦、老窿地區(qū)

        查明舊坑實地情況,檢測有毒有害氣體。

        進行必要的支護和通風。配備防毒面具,手電筒、燈、繩索、指南針等必要工具。

        在洞穴中行進時要及時沿途沿壁、交叉口處畫上明顯記號、編號、箭頭,標明路徑。

        切記在頂板和側(cè)壁上敲打,嚴禁在洞內(nèi)奔跑,發(fā)現(xiàn)洞頂有松動現(xiàn)象,應當立即出。


        野外地質(zhì)工作技巧

        1、辨向

        野外地質(zhì)工作中,遇緊急事故而丟失定向的羅盤、工具和地圖等,甚至迷失方向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所以掌握幾種野外方向判斷方法,至關重要。

        太陽法。

        太陽是最可靠的辨向標志。太陽的影子是由西向東移的,因此我們可用太陽和物體的陰影概略地測定方向。

        找一根一米以上標桿(直桿)垂直地插在地上,標明直桿的影子頂點A;過一段時間后,再標記直桿的影子頂點B。將A、B兩點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的指向應是東西方向,A端為西;與AB線垂直的方向則是南北方向,向太陽的一端是南方,相反方向則是北方。


        手表法。

        利用手表的時針和分針可以確定方向。方法是將手表水平放置,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12點刻度之間的夾角平分線指明南北方向,向太陽一端為南。


        植物法。

        靠近樹墩、樹干及大石塊南面的草生長得高而茂盛,冬天南面的草也枯萎干黃得較快。樹皮一般南面比較光潔,北面則較為粗糙。


        樹下和灌木附近的螞蟻窩總是在樹和灌木的南面。長在石頭上的青苔性喜潮濕,不耐陽光,因而青苔通常生長在石頭的北面。


        草原上的蒙古菊和野萵苣的葉子都是南北指向。我國北方的山岳、丘陵地帶,茂密的喬木林多生長在陰坡,而灌木林多生長在陽坡。另就樹木的習性來講,冷杉、云杉等在北坡生長得好,而馬尾松、華山松、樺樹、楊樹等就多生長于南坡。

        我國北方的許多樹木樹干的斷面可見清晰的年輪,向南一側(cè)的年輪較為疏稀,向北一側(cè)則年輪較緊密。

        春季積雪先融化的一面朝南方,后融化的一面朝北方?友ê桶嫉貏t北面向陽融雪較早。北方凍土地帶的河流,多為北岸平緩南岸陡立。

        2、尋水

        野外工作一定要帶好充足的飲用水,身體要是沒有水的不斷補充,很快就會出現(xiàn)脫水現(xiàn)象。一旦發(fā)現(xiàn)缺水,當務之急是最大限度地減少身體脫水狀況,然后立即找水補充。

        沙漠中尋水。在沙漠中有的植物,如仙人掌、荊棘類灌木生長的地方就有可能找到水;在干枯的河流拐彎處,或者沙丘之間的洼地的最低處向下挖或許能找到水源;駱駝對水的敏感性很高,沿著駱駝走的路一直走下去,尋找到水源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森林中尋水。往低地走;尋找綠色植被,不要飲用枯萎植物附近水源;觀察動物或者鳥類活動情況,看能否指示方向;懸崖底部一般都會滲出水流;注意蛙鳴。

        野外可能的幾種水源,包括露水、雨水、雪水、冰水、可飲用樹汁、積水、水塘等,但以上水源引用時都要水體污染情況,進行必要的過濾凈化。

        3、露營

        露營地點的選擇,首先應考慮近水源和燃料。搭帳篷時要注意避開風口、雨水通道以及松動的巖壁下,避免被雨水沖下的樹枝、石頭等破壞了帳篷。此外,還應注意防避雪崩、滾石以及突如其來的山洪等。

        夏季,露營地點應選擇在干燥,地勢較高,通風良好,蚊蟲較少的地方。通常,湖泊附近和通風的山脊、山頂是夏天較為理想的設營地點。

        冬季,設營地點應視避風以及距燃料、設營材料、水源的遠近等情況而定。

        野外地質(zhì)工作避險

        許多突發(fā)性的自然或人為災害經(jīng)常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掌握避險與危險中求生技能十分重要。

        1、雪崩

        和煦的陽光照在雪崖上容易引起雪崩,因此盡量午時之前到達背陰的地區(qū)。

        不要到積雪很深的小溝渠和有峭壁的山谷中去。

        聲音等震動波會引發(fā)雪崩,在危險地區(qū)不要大聲喧嘩,或敲擊,腳步要輕。同時留心觀察,注意周圍的異常動靜。

        一旦發(fā)生雪崩,不要向下跑。向旁邊跑比較安全。也可跑到較高的地方或是堅固巖石的背后,以防被雪埋住。


        逃跑時拋棄沉重的物品,用手或其他東西護住頭部。如果被雪崩趕上,無法逃脫,抓住山坡旁任何穩(wěn)固的東西,如大樹,巖石等,切記閉口屏息,以免冰雪涌入喉嚨和肺部,即使一陣子陷入其中,但冰雪瀉完之后就可脫險。

        如果給沖下山坡,要盡量爬上雪堆表面,同時以仰泳、俯泳或狗爬式逆流而上,逃向雪流的邊緣。

        如果被雪埋住,要通過讓口水自流盡快弄清自己的體位。

        2、水災

        在野外,不要在河谷,山谷低洼處,山洪經(jīng)過之地或者干枯的河床上露營。

        如果營地受到洪水威脅,時間允許的話,收拾必要的輕便物品,或把東西方到高處。時間不允許,因該馬上往高處撤離。

        如果來不及跑上山坡等高地,可爬上附近的大樹或巖石上暫避洪水。

        不幸落水時,切勿驚慌,抓住洪流中的樹木等漂浮物,漂流而下。在河灣等水流較緩處游到河邊,爬上河岸。

        如果被洪水困住,不要輕易涉水過河,若有可能,盡量繞道而走。

        背包不能過重,且要盡量抬的高一點,背包的腰帶要解開,以便緊急情況下能迅速卸下背包。

        利用繩子結(jié)伴依次過河最為安全。

        3、暴風雨

        在沙漠里作業(yè)或行走,要隨時注意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往往動物的奔跑,駱駝、馬匹的驚慌,是大風暴來臨的先兆;天邊移動的云狀沙塵,飄動的黑云都不能掉以輕心。

        佩帶帶風帽的斗篷和護目鏡。當風暴來臨時,全體人員要集聚在一起,躲避到安全的地方或背風處坐下,把頭低到膝蓋,直到風暴平息為止。

        遇到雷雨時,不要在孤立的大樹、巖石、小屋下躲雨,身在空曠的地方,應該馬上趴在地上,遠離金屬物。

        4、火災

        遇到森林火災時,朝河流或公路的方向逃走。此外也可跑到草木稀疏的地方。同時要注意風向,避開火頭。

        如果帶有水,弄濕毛毯或外衣,遮蓋頭部;饎葺^大時,馬上伏在空地上或巖石后,身體貼近地面,用外衣遮蓋頭部,以免吸進濃煙。

        帳篷起火時,可以通過弄斷拉繩,推倒立柱,將火撲滅。

        在野外一定不要丟棄未熄滅的煙頭或煙斗灰燼。

        5、泥石流

        及時留意天氣預報情況,如有泥石流預警通知,要及時停止野外活動及作業(yè)。

        路經(jīng)山谷地帶,留心觀察周圍環(huán)境情況,如道路兩旁植被遭嚴重破壞,又突遇暴雨,要迅速轉(zhuǎn)移至安全的地方,切勿停留。

        留意泥石流發(fā)生前的征兆。在大量降雨后,仔細聽聽從附近山谷是否傳來打雷般的聲響,如果有,需立即采取避險措施。

        如遭遇泥石流,要立即選擇與泥石流垂直的方向沿兩側(cè)山坡往上爬,爬得越快越高越安全。切記不要順泥石流方向往下跑。不要上樹躲避,也不要躲在河谷旁邊的大石頭后面。

        如在野外露營,要選擇高處平坦安全的地方,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易發(fā)生滑坡的坡地下邊,不要在山谷及河溝底駐扎。

        6、山體滑坡

        遇到山體崩滑時要朝垂直于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忌不要在逃離時朝著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隨滑坡滾動。

        千萬不要將避災場地選擇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


        遇到山體崩滑,當你無法繼續(xù)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可躲避在結(jié)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溝里。應注意保護好頭部,可利用身邊的衣物裹住頭部。

        野外營地要避開陡峭的懸崖和溝壑。避開植被稀少的山坡。非常潮濕的山坡也是滑坡的可能發(fā)生地區(qū)。

        野外工作傷害急救處理

        1、人工呼吸

        先檢查傷員的嘴,掏出阻塞其咽喉的物體。如果傷員處于昏迷狀態(tài),你應使其平臥,然后將傷員的一只手壓于他的身下,另一只手置于胸前。將傷員離你較遠的腿彎曲,以一只手托住傷員的頭,將傷員轉(zhuǎn)向你,使其側(cè)臥。

        檢查他的呼吸道,掏出堵塞物,使呼吸恢復通暢。在保持這種體位的情況下,即使傷員嘔吐,其呼吸也會順暢。然后,每十五分鐘測量一次傷員的脈搏,檢查并處理傷員的其他傷處。切記,不能移動頸部和脊椎受傷的傷員。

        人工呼吸的方式很多,主要有口對口吹氣法、俯臥壓背法、仰臥壓胸法等。



        要盡可能了解傷員昏迷的時間。把傷員所穿的有礙呼吸的衣服和領扣、腰帶等都解開。把腰部或腹部墊高;同時,檢查有沒有肋骨骨折、脊椎骨折、手臂骨折和胸部創(chuàng)傷等情況。

        2、止血

        用止血帶緊纏在肢體上,使血管中斷血流,達到止血的目的。如果沒有止血帶,也可以用三角巾繃帶、布條等代替。

        止血帶要纏繞在傷口的上部。止血帶的下面,要墊上鋪平的衣服、手巾或紗布,不要直接緊纏在皮膚上,以免勒傷皮膚。

        纏止血帶后,因為血液不流通,時間久了,肢體就會發(fā)生壞死,所以每隔一刻鐘到半小時要松一次;但放松的時間不可太長。只要血流一通就要再行纏繞,并要抓緊時間,趕快把傷員送到救護站。上止血帶后,應系一個標記,說明上止血帶的時間,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3、骨折處理

        腿部骨折。可以用門窗的框架、樹棍等制成簡易夾板,還可以用傷員未受傷的腿充當夾板。

        胳膊骨折?梢杂媚景濉⒛竟鞯炔牧舷葘⒏觳补潭ǎ缓笤賹⒐钦鄣母觳埠蜕眢w綁在一起。

        肋骨骨折。救治傷者時宜用懸?guī)У跗鹗軅粋?cè)的手臂,用擔架或攙扶傷者及時送醫(yī)院診治。

        骨盤骨折。表現(xiàn)為腹股溝或下腹部疼痛。膝部及腳倮部要分別綁扎,腿部彎曲處墊上枕墊,整個身體固定于平臺上(擔架等),分別將肩部、腰部、腳部固定于平臺上。

        脊椎骨折。傷員頸背部疼痛而且下肢失去知覺則有可能是脊椎骨折。要求病人躺臥,用合適的物品,如包袱、木頭支在傷員身體左右,防止頭部或軀體擺動,等待醫(yī)療救援。

        頸椎骨折。發(fā)生頸椎骨折時,必須用硬領,厚繃帶或其他合適的東西圍住頸部,防止晃動。

        4、傷口包扎

        繃帶環(huán)形包扎。繃帶作環(huán)行重疊纏繞。用在胸部、腹部、手腕等粗細大致相等的部位。為了便于固定繃帶,使之不致滑脫,第一圈可以稍斜,第二三圈環(huán)行,并把斜出圈外的繃帶尾部平均剪開,先打半結(jié),繞一圈后,再將兩尾用活結(jié)結(jié)扎。

        三角巾包扎。廣泛應用于較大面積創(chuàng)面的包扎方法。

        包扎頭部。先沿三角巾的長邊折疊兩層,從前額包起,把頂角和左右兩角拉到腦后,先作一個半結(jié),將頂角塞到結(jié)里;然后再將左右角包到前額作結(jié)。也可以把三角巾的頂角放在鼻尖,底邊放在腦后,把左右兩角拉到前額作結(jié),再把頂角上翻固定。 手、足包扎。把手指、足趾放在三角巾的頂角部位,把頂角向上折,包在手背或足背部上面;然后把左右兩角交叉,向上拉到手腕或踝的左右兩面纏繞作結(jié)。



        5、中暑

        癥狀是:疲勞,頭痛,嘔吐,出汗減少甚至停止排汗,心跳加速,皮膚發(fā)熱、發(fā)干,部分喪失意識。

        發(fā)現(xiàn)中暑者后,應將其移至涼爽干燥的地點,解開衣服,用涼水降溫,并少量喂水。

        6、凍傷

        皮膚凍傷時首先感到刺痛,接著皮膚出現(xiàn)蒼白的斑點,感到麻木,進一步會出現(xiàn)硬塊伴有腫脹,發(fā)紅等。

        初步凍傷,僅傷及皮膚可將受凍部位放到溫暖處解凍。

        深度凍傷要引起重視,防止進一步惡化。不要用雪揉擦,也不要放在火傷烘烤。最好的方法是凍傷的部位放在28攝氏度左右的溫水中慢慢解凍。

        嚴重凍傷可能引起水泡,易受到感染或轉(zhuǎn)為潰瘍。凍傷的肌膚將變黑,死去,脫落。不要挑破水泡,也不可摩擦傷處,傷處受熱過快會引起激痛。

        7、雪盲

        雪盲的癥狀是:眼睛開始對閃光敏感,眨眼次數(shù)增多,開始覺得光線為粉紅色,最終感覺雙眼被一片紅色遮擋,痙痛感增加。

        雪盲導致的失明較易恢復,只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即可。雪盲也較易預防,只需佩戴合適的太陽鏡即可。

        療法:到黑暗的地方,蒙住雙眼,放條冰涼的濕布在前額冰鎮(zhèn)。

        8、蚊蟲叮咬

        穿長袖長褲!穿長袖長褲!穿長袖長褲!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把褲腿塞進靴子或襪子里,把上衣系進褲腰里,領口袖口要扎緊。提前用驅(qū)蚊產(chǎn)品處理你的衣服和裝備。


        蜜蜂、隱翅蟲等小飛蟲等。如果被有毒的蜜蜂蜇傷,比如馬蜂,要快速轉(zhuǎn)移到安全的地方,以免遭到更多的蜇傷。然后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被咬的部位,不要試圖拔掉那些刺,這樣會釋放更多毒液。為了減少疼痛和腫脹,可以用冰袋或裝滿冰塊的衣服敷在傷口上。如果蜇傷后出現(xiàn)惡心反胃和腸抽搐,痢疾腹瀉或較大的腫塊,應當馬上去醫(yī)院治療。

        扁虱。用如凡士林、重油、或者樹液等物質(zhì)涂抹在它們身上,這些物質(zhì)會切斷它們的空氣來源,扁虱就會松開口,這個時候就容易從身上把它們弄走了。在捉完扁虱之后要洗凈雙手,因為它們身上的體液可能攜帶病菌。并且要每天要清洗傷口,直到傷口愈合。

        蜘蛛、蜈蚣、和螞蟻。被一般的蜘蛛咬傷后,要仔細地清洗傷口,吸出或擠出毒素,如果有煙草,嚼碎敷在傷口上,可以減輕痛楚。


        還有一些防治蚊蟲叮咬土辦法。肥皂消腫、花露水、牙膏、蘆薈葉汁、洗衣粉、大蒜片、鹽水都可消腫止癢止痛。

        9、蛇咬傷

        首先應分清是無毒蛇還是有毒蛇。如確系無毒蛇咬傷(一般在15分鐘內(nèi)沒有什么反應),可按一般外傷處理。若無法判斷,則應按毒蛇咬傷處理。


        若被毒蛇咬傷后,應使傷口部位盡量放到最低位置,保持局部的相對固定,用柔軟的繩子、布條或者就近拾取適用的植物莖、葉,在傷口上方約2~10厘米處結(jié)扎,松緊程度以能阻斷淋巴和靜脈血的回流,而又不影響動脈血流為宜。

        結(jié)扎的動作要迅速,最好在受傷后3~5分鐘內(nèi)完成。以后每隔15~20分鐘放松1~2分鐘,以免被扎肢體因血阻而壞死。包扎后,用清水、冷開水加鹽或肥皂水沖洗傷口,洗去周圍粘附的毒液,減少吸收。并盡快就醫(yī)。

        如何防止蛇咬傷?

        不要胡亂地把手伸到樹洞里去掏摸,在攀登斜坡時,也不要不加試探地把手伸到石縫中去。在毒蛇出沒的地區(qū)行動時,應穿長褲、高腰解放鞋,并隨時注意。野外露營時,在住地周圍適當撒一些六六六或石灰粉,以防毒蛇侵入。睡前檢查床鋪,壓好蚊帳,早晨起來檢查鞋子。

        野外工作呼救

        遇險時無法用現(xiàn)代的通訊手段進行呼救,那該怎么辦呢?

        1. 煙火信號。將三堆火擺成三角形,放在開闊的空地或山脊等高處點燃。

        2. 煙霧信號。火堆上要添加散發(fā)濃煙的材料,如青樹枝、青草、動物糞便、橡膠、塑料等。

        3. 光信號。包括火光信號,太陽反射光、閃光燈、手電等做出的各種光求救信號。

        4. 聲音信號。利用尖銳、響亮的聲音,如口哨聲、汽車喇叭聲、槍聲、敲打金屬聲、信號彈的爆炸聲等引起注意

        5. 地面求救信號。在平坦的地面上畫寫各種符號,可以傳遞各種求救信息。包括“SOS”、“HELP”等

        最后

        地質(zhì)人是走在最荒無人煙的地方,卻看到了世間最美的風景!

        希望地質(zhì)工作者在順利工作的同時

        也能平安回家!

        文章來源

        桔燈勘探 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報

        澎湃新聞 極目新聞 新京報等媒體

        熱門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性高爱潮有声视频| 韩国伦理片年轻的妈妈| 欧美XXXXXBBBB| 别揉我胸啊嗯动漫网站| 91抖音在线观看|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两根巨大挤入|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站| 最近最好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 中文字幕版免费电影网站| 最近最新视频中文字幕4| 亚洲白色白色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高清一级片|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欧美xxxx18动漫|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青青网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ljr绿巨人地址| 我被三个老头同时玩|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国产60部真实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