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2-03 17:48: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關注
在越來越多人產生容貌焦慮的當下,大部分消費者都對醫美青睞有加。然而,在醫美行業,不論是針劑注射,還是更復雜的手術服務都屬于醫療行為。當前,各種醫美機構、私人工作室、美容院,通過社交媒體搭建私有流量池,大肆宣傳醫美產品和體驗項目,與之相對應的醫療風險卻被悄悄隱藏,很少被提及。
抽脂被宣稱為“最簡單的醫美手術”
一場醫療事故,再度將醫美整容安全問題推到風口浪尖。
7月13日,33歲的杭州“網紅”小冉,因抽脂感染醫治無效去世。據悉,小冉于5月2日到杭州華顏醫療美容醫院做吸脂填充手術,5月4日因皮膚潰爛、器官衰竭轉入ICU搶救。兩個多月后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搶救無效去世。
7月15日下午,杭州市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華顏醫療美容醫院醫療事故初步調查情況的通報》稱,經杭州市醫學會組織專家評估,這是一起醫療事故,華顏醫療美容醫院承擔全部責任,并已作出賠償。
33歲的年輕生命不幸逝去,引發網友們的惋惜和關注。人們紛紛涌進她的微博,翻閱這位面容姣好,生活無憂的網紅閱歷。部分網友在瀏覽完她短暫的一生之后,不禁發出疑問:“這么美這么瘦的女孩,為什么要跑去吸脂整形?”
據了解,抽脂手術是整形美容手術中的常規手術,是通過專用抽脂設備將人體特定部位的多余皮下脂肪組織吸出體外。一直以來,它被各種醫美機構包裝,并大肆宣傳成快速減肥瘦身的手段。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抽脂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成為了“最簡單的醫美手術”,受到眾多愛美人士青睞。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整形與醫療美容科主任醫師李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全身大面積的抽脂是有風險的,但局部抽脂相對安全,因此抽脂手術更適合局限性肥胖的人群。對于身體整體肥胖的人群建議先通過運動、限制飲食等方式減脂,對于局部沒有辦法消除的脂肪再選擇進行抽脂手術。
容貌焦慮下的醫美市場隱患多
“別讓你的頭發成為你的顏值殺手。”“沒有任何女人,不加修飾就能與歲月抗衡。”……如今,小區電梯間、地鐵站等眾多公共場所內充斥著大量醫美廣告。從植發、割眼袋,到美白、減肥,五花八門的宣傳讓人眼花繚亂。
醫美行業誕生之初,本意是幫助一些具有生理缺陷的人重拾生活信心,但是隨著廣告肆意地包裝炒作,一些營銷號夸大容貌對于工作、社交以及個人成功的重要性,放大了人們對于容貌的焦慮。而在各大流量平臺上,一些網紅、主播的“親測”“帶貨”等行為也起到了反面作用。在旋風一樣的營銷助推下,不少年輕消費者認為挑選一家醫美商戶,如同挑選餐館一樣簡單,隨心所欲地為了“變美”付費。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醫美產業規模保持每年30%左右增速擴張,去年市場規模為1975億元。另據《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預計,2023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蓬勃發展的另一面,是醫美機構間的無序競爭和行業的亂象頻出,以及由此滋生的灰色利益鏈。
做皮膚管理卻換來爆痘、腫癢,打玻尿酸弄得鼻毀眼瞎,做冰點脫毛變成三級燒傷……“美容成毀容”的消費糾紛不斷發生。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關鍵詞“醫療美容”,從2005年至今,共出現近1.8萬份裁判文書,其中人身損害賠償近1300份。
艾瑞咨詢報告統計,2019年我國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而真正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僅1.3萬家,只占整個行業的14%。除了不合規的機構,虛假宣傳、非法從業者、假貨水貨泛濫也是外界詬病的重點。
如何選擇正規醫美機構
《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目前我國醫美行業中,合法合規醫師僅占24%,非法從業者有10萬人之多。據中國數據研究中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顯示,醫美“黑機構”數量超過6萬家,是正規機構的6倍,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約10萬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無門,維權艱難。
愛美人士在追求美麗的同時,要學會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要選擇正規的醫美機構。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發布《手把手教你如何選擇正規醫療美容機構》,指導消費者避開“醫美陷阱”。
01
可要求接待人員提供機構資質證書及具體接診醫生的資質證書,并在診療過程中注意固定術前術后照片及病歷材料證據,便于日后維權。
02
使用本人真實姓名與機構簽訂合同。有的消費者為保護隱私,使用化名簽訂合同,導致之后維權時舉證困難。另外,簽訂合同時,應仔細閱讀合同條款,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對醫療機構免于承擔責任的條款要特別注意。
03
別輕信廣告宣傳。不能輕信網絡和廣告,因為有些內容帶有欺騙性,普通百姓很難辨別真偽。
04
對自身財務狀況進行準確評估。不要超過自身經濟水平、承受能力貸款進行醫美消費,注意留存消費記錄。千萬別一不小心掉進“整容貸”的陷阱!
文:黃攀連
編輯:李藝菲
校對:于瀟楓
審核:葉冬
讓家庭健康產業惠及4.94億中國家庭
來源:中國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