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19-04-21 17:28:3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魔方速擰最常用的方法是CFOP,即Cross(架十字)、F2L(同時還原第一第二層)、OLL(統一最后一層頂面顏色)、PLL(調整好最后一層角塊和棱塊位置)。其中,F2L最影響速度,一般來說,F2L做得好的話,即使其它步驟用慢的方法,也可以在二十秒左右完成,所以,要提速,重點是先從最能立竿見影的F2L學起。
從魔方的入門解法進入到魔方速擰的世界,剛接觸到F2L的時候,估計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比較難,因為F2L的數量多(標準態就有41個),老是找不到棱塊和角塊對,速度上不僅沒有提高,甚至比用入門的解法還要慢,這個階段是非常令人抓狂的。但是這個階段過去之后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初學者學習F2L,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死記硬背公式,一定要充分理解公式里面蘊含的原理,先看一個例子:
1、U' R U R ' U2 R U' R'
我們詳細分析一下上述這些動作是如何把棱塊和角塊拼成一對的:
1)調整頂面位置(U')
第1步是U',僅僅旋轉了一下頂面,并沒有改變棱塊和角塊的相對位置。
2)拼好棱角對(R U R')
第2步的R把角塊藏到底層(稱為藏角),其目的是把角塊藏起來之后,讓頂層的棱塊可以自由移動到想要去的位置而不會影響到任何其它拼好的棱塊對; 第3步U把棱塊移動到后面(B面,即想去的位置);接著的R'把第2步藏起來的角塊恢復到頂層,此時棱塊角塊已形拼成一對了。
3)棱角對入槽(U2 R U ' R')
之后的4步U2 R U' R'是把已經拼好的棱塊角塊對放入槽位中。
再看一個例子:
2、U R U'2 R'U R U' R
1)調整頂面位置(U)
第1步是U,僅僅旋轉了一下頂面,并沒有改變棱塊和角塊的相對位置。
2)拼好棱角對(R U'2)
第2步的R把頂層的棱塊藏到中間層(稱為藏棱),目的是把棱塊藏起來之后,讓頂層的角塊可以自由移動到想要去的位置而不會影響到任何其它拼好的棱塊對;第3步的U'2把角塊移到棱塊上面(想去的位置), 此時,棱塊和角塊已經拼成一對了。
3)棱角對入槽(R'U R U' R)
后面的幾步R'U R U' R是把對好的棱角對放入空槽中。
對于上面分析,可能會產生如下的疑問:
1)為什么要調整頂面位置?
假設不調整頂面位置,直接藏角,有兩種方法:
【方法1】
直接做R',但這種方法是不可行的,因為把角塊藏好之后,無論棱塊處在頂層的哪個位置,當角塊恢復的時候,都無法把棱塊和角塊拼成一對;更重要的是,做完R'之后,原先拼好的BR棱角對(即右面和后面夾角處的一對棱塊和角塊)被移動到頂面,當棱塊角塊拼對的時候,會破壞掉原先的BR棱角對。
【方法2】
直接做F,藏好角塊之后,當棱塊移動到右邊,此時把角塊恢復,棱塊和角塊可以拼成一對。但是,這種方法有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做F藏角的時候,原先拼好的LF棱角對(即左面和前面夾角處的一對棱塊和角塊)被移動到頂面,當棱塊角塊拼對的時候,會破壞掉原先的LF棱角對。
根據以上的分析,這兩種方法都不可行,假設不成立,所以必須轉動頂面。
正如文章最開始的例1所示,通過U'調整頂面之后,做R動作藏角時,FR(右前)處的兩個方塊會被移到頂層,但這兩個方塊并不是一對拼好的棱角對,所以把它們移到頂面不會有任何影響,如此一來我們的目標棱塊就可以在頂面自由移動到某一個位置和角塊拼成一對。所以我們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
做藏角(或藏棱)的時候,必須利用空槽,才不會影響到拼好的棱角對。
注:尚未容納有拼好的棱角對的槽位稱為空槽,槽位共有4個,分別是FR(右前)、BR(右后)、BL(左后)、LF(左前)。
2)什么情況下我們可以藏角或藏棱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在不影響拼好的棱角對(即利用空槽)的情況下,可以藏角和藏棱。
3)調整頂面一定是必須的嗎?
答案:不是必須的。上面【方法1】的分析得出頂面必須調整的結論是有條件的,就是:三個槽位都有拼好的棱角對。假如任何一個槽位都沒有拼好的棱角對,頂層根本就不需要做任何的調整,直接藏角(或藏棱)就可以!
對41個標準形態進行分析后可以得出如下F2L的原理:
【F2L原理】:利用空槽,通過“藏角”或“藏棱”把角塊和棱塊拼成一對。
同時,也可以得到下面兩個結論:
● 如果空槽位置適當的話,則無需旋轉頂面,直接可以拼對
● 如果槽位位置并不適當,就需要旋轉頂面,找好適當的空槽后再拼對
另外,從上面的兩個例子也可以看出,基本上F2L的大部分公式都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 調整頂面
● 拼好棱角對
● 棱角對入槽
其中的調整頂面和入槽其實都不需要花力氣去關注,關注的重點是觀察棱塊和角塊的相對位置,理解和記住最核心的【拼好棱角對】的公式即可,比如文章開頭舉的兩個例子中,
例1中的【拼好棱角對】的公式是:(R U R');
例2中的【拼好棱角對】的公式是:(R 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