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1-27 07:19: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歷經兩個月等待,11月19日晚,安陽“狗咬人”事件終于迎來和解,犬只主人赴受傷老人家中道歉。社區牽狗遛彎,狗突然傷人,本是一起簡單的民事糾紛,為何發酵為全網關注的輿情熱點?新華社記者赴河南安陽展開實地調查,發現多個部門層層失守,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未落實到位,導致小事拖大。(11月20日 新華社)
一起普通的狗咬人案件,一起普通的民事糾紛,但隨著狗主人、當地城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背后各種力量的較量,直至拖了兩個月才有了勉強令人欣慰的結果。被咬老太及其家屬的無奈,安陽媒體人的哭泣,對應著當地各種推諉。安陽“狗咬人”事件,從普通的民事糾紛,迅速被拖成一道炙手可熱的、鮮活且嚴肅的考題,考驗出了相關人員、相關部門的態度、誠意和能力,而暴露的短板和弱點更需要直面。
從9月20日下午狗咬人案件發生后,先是當事人之間尋求解決、社區介入、安陽媒體10期節目跟蹤解決、當地派出所、城管、市場局等部門先后介入,但案件始終進展不大,狗主人依然高高在上。從狗主人是市政府領導的親屬謠言四起到當地相關部門解決問題的推諉,其中的力量糾葛,難免不讓人猜想,是否真的如社會所猜測那樣,有著不堪的交易或包庇存在?
狗咬人案件是一個基本的考題,就是城市犬只管理問題,但從安陽“狗咬人”事件前前后后經歷來看,又不僅僅是犬只管理問題這么簡單。當一起普通的犬只傷人事件演變成某種權力對權利的輕視、權力濫用猜想時,這種考題的考驗性就極其增強了。
通常情況下,某件事通過媒體曝光后,相關案件會被迅速解決。但也有的“難啃的骨頭”不好攻下。安陽“狗咬人”就是此類。直接管理部門是不是依法定程序辦理犬證了?在解決狗咬人事件中,當地城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是否發揮了積極且正當的作用?至于說犬主人王某剛,其在解決糾紛的蠻橫,在這道考題面前,其個人品性、法治觀念顯然一覽無余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新華社在安陽“狗咬人”事件調查時,發出了“承認狗咬人有多難”“真的是心理輔導犬嗎”“公職人員面對事實為什么還耍賴”“小事為何越拖越大”“社會治理能多些主動作為嗎”等五個問題,這也代表了社會公眾在安陽“狗咬人”事件的諸多疑問。這五問,就是一道不容回避、必須直面回答的問題。如果有一方能夠主動作為、謙遜公開,都不至于“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很可惜,在事件發生的兩個月時間里,當地給出的答案,實難讓人滿意。
民事權益保護,權力監督,社會治理,從來不是一個抽象的考題,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如今,通過“狗咬人”事件中呈現出來。安陽主持人的哭泣,并不代表媒體的軟弱,反而更印證了媒體監督的可貴,還印證了媒體監督需要再加把力。對權力的監督只有更嚴厲更深入,對民事權利的保護才能更公開透明、更積極主動、更為徹底有效,社會治理成效才能贏得民心,否則,安陽“狗咬人”事件還會變換另一種形式再次發生。(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