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2-08 00:36: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我已經兩個月沒有去過超市和菜市場了,蔬菜水果、米面糧油等當晚下單,第二天上午就送達。”身處社區的你是否發覺,一種新零售——“社區團購”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進了我們的生活。社區團購既不同于超市購物,也不同于電商平臺的線上買賣,而是線上下單,線下集中取貨,給社區居民提供了一種新的消費體驗。近日,記者走訪昆明幾個社區發現,許多小區的商店或快遞站里,都有一袋袋打包好的蔬菜、水果,或者牛奶、大米等,詢問得知“這是別人團購的商品”。
品類齊全?價格實惠
昨日11時許,記者來到昆明一小區看到,一輛小型貨車載著包裝好的各類生鮮貨品進入小區,送到超市、快遞站等投放點。隨后,陸續有市民到提貨點來提取自己的菜品。
43歲的冉女士是個“買菜達人”,各大超市、農貿市場,哪里的菜便宜,她就去哪里買。以往,和冉女士一起跳舞的朋友經常托她幫忙買菜。但今年,冉女士不再跑市場,而是直接在家下單。她介紹,目前下單頻率為每周3至4次,每次花費在20至60元不等。冉女士最常用的平臺叫“貨優食惠”,“多多買菜”“橙心優選”也都嘗試過。她告訴記者:“在網上買菜非常便宜,因為是直接從基地發貨。每天都有蔬菜秒殺,大白菜1公斤0.99元,建水紫薯1公斤1.49元,最近很火的福建柚子,平臺上4.5元就能買1.5至1.7公斤。”當記者問及菜品質量如何時,冉女士表示:“整體來說都很新鮮,但是有一次買的萵筍有點老了,葉子看起來是放了兩三天的,后面申請售后退款了。”
記者根據冉女士的推薦,查看了目前大家使用較多的“貨優食惠”“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美團優選”等買菜平臺,時令蔬果、肉禽蛋品等品類較為齊全,部分菜品價格確實比市場或超市里的便宜些。以萵筍為例,橙心優選平臺售價1.99元/650至750g、多多買菜平臺2.99元/900g(±100g)、美團優選3.59元/1200g(±150g),記者隨后走訪昆明站隆瑞生鮮超市,萵筍售價6元/1000g,永平路農貿市場的萵筍售價也為6元/1000g。
方便快捷?適合上班族
住在頤明園小區的小李說:“我已經兩個月沒有去過超市和菜市場了,蔬菜水果、米面糧油當晚下單第二天上午送達,取個快遞順道就把菜取了。”他介紹,平常上班沒有時間買菜,經常在周末一次性采購一周的食材,但到周四蔬菜就不新鮮了,網上下單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最方便的是,提貨點就在家樓下,下班后直接取完菜就可以回家做飯。”小李說,“我加了兩個社區團購的微信群,群里分別有320人和438人,每天群里的‘團長’會發當日特價菜的鏈接,貨品到了也會在群里提示。遇到下雨天不想出門,還可以讓團長幫忙送貨上門。”
張女士是鑫都韻城小區的物業單元管家,每天上班時間為8時至18時,她告訴記者:“我每天都做飯吃,但工作忙,沒有時間去超市買菜。在線下單很方便,提貨點也近。我通常是提前下單,午休時就直接取回去做飯吃,吃完還能休息會兒再來上班。”張女士表示,現在很少去逛菜市場,49歲的她已經把平臺買菜用得非常熟練了。
“團長”?每天下單總金額的10%作為傭金
記者在自己居住小區的菜鳥驛站處加入了平臺下單的微信群,12月3日下單了車厘子、芒果等水果,平臺顯示“次日16:00提貨”。12月4日10時33分,“團長”在微信群中提示:昨日23時前下單的某團品已到小區提貨點。半小時后,下單平臺小程序也進行了提示。下午,記者取到的水果比較新鮮,采購體驗較好。
鑫都韻城社區“貨優食惠”團購群里,每天都有許多折扣誘人的生鮮果蔬產品。據“團長”寧女士介紹,目前該群人數為214人。寧女士在小區內經營一個蛋糕店,兼職經營社區團購群。團購群里,她每天都發送當日特價和新產品的鏈接,接收每日的來貨并提醒客戶取貨。“團長收取每天下單總金額的10%為傭金,做得時間長的‘團長’每天可以有200至300元的收入,尤其是今年一二月,基本每天都爆單,收入更高。”
提貨點?各平臺加起來每天200單左右
一名給社區送菜的貨拉拉車主表示,目前每天要進行約20家提貨點的貨品配送,約有400單,“社區團購這兩年開始多起來,尤其是今年年初疫情開始后,用這種方式買菜的人明顯多了起來。”
藍光天驕一期菜鳥驛站負責人趙先生介紹:“兩三年前就有這種模式,但平臺很少。今年受疫情影響,團購開始火了起來,發展到現在共有十多家團購平臺。”趙先生表示,許多平臺借助快遞站的便利性設置了提貨點。“我在的菜鳥驛站最早設立了‘貨優食惠’提貨點,今年10月初增加了‘橙心優選’,一個星期之后‘多多買菜’的提貨點也加入。目前,各平臺加起來每天有200單左右。”
實體店?銷量下降?是挑戰也是機遇
位于昆明一小區內的隆瑞生鮮超市的售貨員李女士表示:“小區內團購的越來越多,直接導致店里的蔬菜銷量減少約30%。”
隨后,記者到藍光天驕小區,家家福超市的店員表示“蔬菜賣不出去”。旁邊優客生鮮超市內,原先擺放蔬菜的貨架也換成了一袋袋已經包裝好的團購菜品,老板告知,該店從今年5月開始就不再售賣蔬菜,改成社區團購的形式售賣,老板做了“團長”,目前每天約有100單的訂單量。“以前實體店賣菜經常虧本,今天沒賣完的第二天不新鮮了只能扔掉。”他表示,“現在反而找到了新的生財之道,新人首單1分錢可以買4個雞蛋,可以買阿道夫的小瓶護發素,而且天天有特價菜。我自己下單拿來賣,有的貨品比批發還便宜。作為‘團長’,我買100元的貨品還給我返10元的傭金。”
觀察
新零售將會越來越普遍
2018年7月,云南本土社區團購平臺“貨優食惠”上線。今年6月起,滴滴打造的“橙心優選”、美團的“美團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等陸續投入使用。目前,京東也在籌備社區團購項目“京東優選”,各大互聯網平臺紛紛進軍社區團購市場。
“貨優食惠”是云南首家經營線上生鮮蔬菜團購的平臺。2018年年底,平臺用戶約為3萬人;2019年年底,用戶近30萬;截至今年12月3日,平臺用戶為74.6萬人。目前,“貨優食惠”在昆明設有2500個提貨點,每天接單量有5萬單左右。
“貨優食惠”平臺創始人陽文超介紹,社區團購行業前景向好,預計半年內,“貨優食惠”將在昆明設置1萬個提貨點。對于目前多個平臺的入局,陽文超表示:“很多平臺投入大量資金補貼,目的是搶占用戶市場,培養消費者使用他們平臺購物的習慣。從追求利潤來看,后期價格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陽文超表示,社區團購模式在不斷優化,更便捷的配送方式、更豐富的品類等方面都有更多的完善空間。同時,新零售也會越來越普遍。
本報記者?劉文波?朱婉琪?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