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07-03 15:12: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乙酸:在常溫下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性酸味的無色液體。 乙酸的熔點為16.6℃(289.6 K)。沸點117.9℃(391.2 K)。相對密度1.05,閃點39℃,爆炸極限4%~17%(體積)。純的乙酸在低于熔點時會凍結成冰狀晶體,所以無水乙酸又稱為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鹽也易溶于水。
乙醇:熔點:-114.3 °C,沸點:78.4 °C,密度:0.789 g/cm^3,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易揮發),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劑)。是一種重要的溶劑,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
其實這些東西百度都能找到的,干嘛要提問啊。。幫你回答了啊,,記得采納。。謝謝誒。。
無色至淡黃色的澄清液體。低熔點、高沸點。微溶于水,25℃時水溶于溶劑4.9%,溶劑溶于水12%。與乙醇、丙二醇及油類可互溶。 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有刺激性和麻醉性。可燃,遇明火、高熱或接觸氧化劑有發生燃燒的危險。低等毒性,易溶于乙醚,乙醇。 有醚樣和蘋果似的香氣,并有新鮮的老姆酒香香、甜而帶些果香。香氣飄逸,不持久。有使人愉快的香氣。
1L水大約等于1公斤。 根據公式M=pV,水的密度為1g/ml,體積為1L=1000ml,代入公式,M=1×1000=1000g=1KG(公斤) 水的密度是1是人為設定的,但并不是直接定義水的密度為1,而是因為定義質量單位使用了水這種物質作參考。 擴展資料 密度計算公式:密度=質量/體積(ρ=m/V)(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質量是物體所具有的一種物理屬性,是物質的量的量度,它是一個正的標量。質量分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質既有慣性質量又有引力質量。這里所說的“物質”是自然界中的宏觀物體和電磁場、天體和星系、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等的總稱。 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它的含義和內容隨著科學的發展而不斷清晰和充實。最初,牛頓把質量說成是物質的數量,即物質多少的量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密度
密度在國際單位制中的主單位是“kg/m³”,例如:鐵的密度是7.8×10^3kg/m³=g/cm³。這個問題可以利用單位換算中的基本方法來解決,那就是分子里的單位變小多少倍,換算后的數值就變大多少倍:1千克=10^3克;分母中的單位變小多少倍,換算后的數值要變小多少倍:1m³=10^6cm³,因此,7.8×10^3kg/m³=7.8×10^3×(10^3/10^6)g/cm³=7.8g/cm³;根據這種換算方法;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密度的單位有一個規律,即:對于某種物質的密度,在分別用“g/cm³”,“kg/dm³”和“t/m³”來做單位時,它們的數值是相同的。例如,鐵的密度,按照這個規律可知:ρ水=7.8g/cm³=7.8kg/dm³=7.8t/m³。這個“7.8”就是課本上密度表中鐵的密度值去掉10^3得到的。記住這個規律,不但給密度單位的換算帶來很大的方便,而且使一些涉及密度計算的問題變得簡單。例如用這種方法來記算水的質量,就是1厘米³(毫升)水的質量是1克,1分米³(升)水的質量是1千克,1米³水的質量是1噸。
乙酸乙酯是無色透明液體,低毒性,有甜味,濃度較高時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對空氣敏感,能吸水分,使其緩慢水解而呈酸性反應。能與氯仿、乙醇、丙酮和乙醚混溶,溶于水(10%ml/ml)。能溶解某些金屬鹽類(如氯化鋰、氯化鈷、氯化鋅、氯化鐵等)反應。相對密度0.902。熔點-83℃。沸點77℃。折光率1.3719。閃點7.2℃(開杯)。易燃。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000kg/0.902kg/L=1106.64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