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1-26 17:12: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原標題:世界糧食計劃署:2021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
報告顯示,2020年在55個國家/地區內至少有1.55億人陷入“危機”級別或更為嚴重的突發糧食不安全狀況(綜合分類/協調框架第3-5階段),比上一年增加了約2000萬人。報告嚴重警告,自2017年報告首次發布以來,突發糧食不安全問題一直在加劇,絲毫沒有停息,這一趨勢令人憂慮。
其中,在布基納法索、南蘇丹和也門,2020年約有13.3萬人面臨“災難性”級別的突發糧食不安全,這是糧食不安全最嚴重的階段(綜合分類/協調框架第5階段),需要采取緊急行動,才能避免大規模死亡和生計全面崩潰。
2020年,在38個國家/地區,至少還有2800萬人面臨“緊急狀況”級別的突發糧食不安全(綜合分類/協調框架第4階段),這意味著他們離饑餓只有一步之遙。?在這些國家開展的緊急援助行動拯救了生命,并防止了饑荒的蔓延。
自全球應對糧食危機網絡開始發布年度報告5年以來,39個國家/地區經歷了糧食危機。2016年至2020年期間,這些國家/地區受突發糧食不安全(綜合分類/協調框架第3-5階段)影響的人口從9400萬增加到了1.47億。
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設立的現金轉移網點。
此外,在報告所反映的55個存在糧食危機的國家/地區中,2020年有超過7500萬五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矮小),1500多萬兒童體型消瘦。
突發性糧食不安全對非洲國家的影響尤為明顯。2020年,全世界面臨突發糧食不安全問題的人口中有三分之二身處非洲大陸,近9800萬人。世界其他地區亦未能幸免,也門、阿富汗、敘利亞和海地等國去年糧食危機的嚴重程度居全球前十。
2020年突發糧食不安全狀況惡化的主要原因是:
沖突(近1億人陷入突發糧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這一數字在2019年為7700萬人)
經濟沖擊——以新冠疫情為主的各種原因對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從受影響的人數和國家來看,經濟沖擊已經取代氣候事件成為突發糧食不安全的第二大成因(從2019年的8個國家的2400萬人上升到17個國家/地區4000萬人);
極端天氣(15個國家/地區中有1600萬人,比2019年的3400萬人有所下降)
雖然沖突在2021年仍將是造成糧食危機的主要原因,但新冠疫情和相關限制措施也會使脆弱經濟體的突發糧食不安全狀況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