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11-27 07:26:00編輯:視頻君來源:視頻教程網
用藥手冊
作文指導
科普繪本
養育指南
3.30-4.1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于青春期的話題
雖然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期
但是關于青春期的話題總是充滿了“問號”
遇到校園欺凌怎么辦?
為青春痘苦惱怎么辦?
暗戀要不要表白?
被同學傳緋聞怎么辦?
如何走出失戀陰影?
好友要和我絕交怎么辦?
如何兼顧愛情和學習?
……
我國著名的性與性別研究專家、性教育專家方剛博士在 《解密青春期:陪孩子平穩度過10~18歲》一書中首次披露自己的青春期情感日記,從 專業角度分析青春期孩子和家長最關注的關鍵詞和熱點話題。
欺凌
近些年來,關于校園欺凌的新聞屢次發生,直到電影《少年的你》再次把校園欺凌這個話題推到了高潮。
電影中,有不堪欺凌跳樓的花季少女,有頑強抵抗欺凌的內向女孩。殘酷的青春,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致,校園欺凌者的所作所為也叫人觸目驚心。
可是當孩子在校內遇到欺凌,到底該怎么自救?《解密青春期》一書中,方剛博士給出了標準答案。
給青春期同學的話:遇到校園欺凌怎么辦?
校園欺凌是發生在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網絡或其他手段實施欺負、侮辱而造成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事件。
——當你遇見了校園欺凌,該怎么辦?
在 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若在校內發現欺凌事件,一定要告訴老師;若在校外發現欺凌事件,則要打電話報警。回家告訴自己的家長,班級里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請家長跟老師溝通解決。
可能的話,你自己或拜托你的家長聯系被欺負的同學的家長,請他們出面與學校和欺負人的同學的家長溝通以解決問題。
必要的話,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如果老師能夠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就要在全班范圍內開班會,以反校園欺凌為主題,對同學們進行反欺凌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都很在乎和重視同伴關系,被欺凌的同學內心更是渴望并尋求同學的關心和支持。
你可以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幫助和支持被欺凌者, 一個關心的眼神和微笑都會讓他感受到溫暖和力量。
如果選擇和他做朋友,更是對他莫大的支持。并且我相信,正義和善良的同學一定不止你一個,大家可以慢慢團結其他同學一起做朋友。
如果被欺凌的同學心里十分孤獨、難過,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影響學習生活,可以建議他去 找學校的心理咨詢老師做咨詢,咨詢師會給他溫暖和支持,并協助他走出被欺凌的困境,清理內心被傷害的感受。
——當你被欺凌,該怎么辦?
請記住:欺凌者不會因為你的軟弱而住手。所以,你需要做的是: 報告父母、報告老師,必要時報警。
你一定要找到最能幫助你的人,父母或某個關系好的親戚、長輩,班主任老師或者其他老師,與打人者的家長交涉,要求他們公開道歉,賠償你的物質、精神損失。
假如學校的處理不公平,沒有讓欺凌者受到應有的懲罰,你可以將情況反映到教育局,或起訴學校未盡到監護責任,還可聯系媒體曝光。
如果因此有人說你“給學校抹黑”之類的話,請記住, 你沒有做錯任何事,給學校抹黑的是施暴的同學和不公正處理的老師、校長以及因此攻擊你的人,唯獨不是你。
如果你覺得壓力過大,可以選擇轉學到其他學校。
如果你不想轉學或者沒辦法轉學,我們便需要加強自身能量,避免再次受到欺凌。或許,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努力結交朋友。無論在校園里還是社會上,都是多個朋友多個幫手、多條出路。主動打招呼、真誠助人是不錯的交友方法。交友范圍不局限于同班同學,學長、老師、長輩都有可能成為你的朋友。
2. 發揮自己的特長。無論自己有哪方面的優勢,都要去加強。使自己成為一個獨特的、有優勢的人,更容易獲得老師關注、同學擁戴。
3. 尋求專業人士幫助。遭遇欺凌,會讓人變得不自信,有時還會自責,認為是因為自己哪里不好或不對才被欺負的,時間長了會影響心理健康。建議找心理咨詢師幫助疏導情緒、調整認知、優化行為。
叛逆
書中的很多觀點,跟社會上的主流想法不同,會讓人眼前一亮。主要思想是給孩子增能賦權,把掌握自己人生的權利交給孩子自己。
這本書不僅僅寫給青春期孩子,也為家長提供了與孩子的相處指導。
青春期的孩子比他們表現出來的,更需要家長的支持。請看方剛博士關于“青春期叛逆”一詞的解答,這部分是教給家長朋友來做的。
理解青春期的關鍵詞:“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的沖突是普遍存在的。青春期孩子普遍被認為情緒波動大,喜怒無常,敏感、多疑,還喜歡和父母對抗。因此,出現了“青春期叛逆”一詞。
但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青春期叛逆”這個詞了, 它其實是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來的。
進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自我獨立意識增強,如果這時父母還想像孩子小時候那樣控制孩子,便會激發沖突。孩子會以強烈的情緒反應與父母對抗。
所以,所謂“青春期叛逆”其實是一個偽概念,它只是要求獨立的青春期孩子與不想放棄規訓的父母之間的權力博弈的。
當父母的目的達不到了,便給孩子貼一個“叛逆”的標簽。 需要改變的,是父母。
現在,我經常對家長們講: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父母要做的是多陪伴,給他溫暖和愛,促進他的成長;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父母應該放手,給他自由。
如果沖突發生了,孩子情緒反應激烈,父母最好先沉默、回避,允許孩子釋放,千萬不要和孩子對著干。
更多精彩內容請查閱原著
全書以著名性教育專家方剛博士個人的青春期日記為線索,深度、全面地解析了青春期的關鍵詞和高頻話題。探討了青少年在這個必經的特殊時期,如何平衡學業、友情、戀愛和性之間的關系。
不僅有少年方剛對自己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的觀察記錄和對愛情、友情的迷茫探索,更有性教育專家方剛對此前經歷的詳細批注與專業解;
從心理學理論到實操方案,深入淺出,是家長和老師的必讀青春期指導書,也是引導青少年平穩度過青春期的絕佳教程。
作者簡介
方剛,性社會學博士,執教于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著名性與性別研究專家、性教育專家。賦權型性教育理論的提出者,賦權型性教育講師團隊總導師,全國職業人才認證指導中心“性教育講師”項目培訓與考核專家。
在國內外出版著作60余部,性教育專著《家庭性教育16講》《賦權型性教育:給孩子好的性教育》《電影性教育讀本》《學校性教育的新理念與新方法》《開放的性教育》等等,主編性教育專著《中學性教育教案庫》《青春期那些事兒》及“賦權型性教育叢書”等等。
《解密青春期:陪孩子平穩度過10~18歲》
原價:49.8元
粉絲特惠價:39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